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比亚迪在7万的车上装智驾,日系车将遭暴击
远方青木
2025年2月21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2月14日)

日系车的天这回是真的塌了。

谁也没想到,比亚迪蛇年伊始就放出了一个核弹级别的王炸。

最近比亚迪发布了一个震撼消息,宣布旗下全系车型都将配备高阶智驾技术。

比亚迪精心打造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将会分为3个版本,神眼a\b\c,分别针对高、中、低端车型。

其中天神之眼C首批上市21款车型,价格覆盖7万级到20万级,就连最亲民的海鸥也位列其中,真正实现高阶智驾人人可享,引领新能源汽车智能化变革的浪潮。

于是全民智驾时代的大幕,正式拉开了。

这条新闻最轰动的地方在于,比亚迪将会实现智驾平权,全系车型都将拥有智驾,就连入门级,最便宜的七万块钱的车子,都会加装高阶智驾。

更关键的是智驾虽然给你装上去了,成本增加了,但是车子的售价却一分钱不涨,加量不加价。

你说这让同级别那些七八万,十万块以下的车子还怎么活?

这些年虽然新能源不断迭代升级,发展的很快,但是搭载智驾的车型都是30万起步,普及了一年之后能搭载智驾的最低车型价格也在20万以上。

因为光这个智驾的硬件和软件,就要几万块钱,如果车的总价不够高,那很多时候是没法忽视几万块的。

即便是二三十万的车型,有的都会出几个版本,最低一个级别的版本是没有智驾的,你需要花几万块钱升级到高一个级别,才可以拥有智驾。

毕竟智驾也是需要成本的,激光雷达,摄像头,芯片,那都是要钱的,车企出于利润的考虑,一般不会选择在20万以下车型上搭载智驾。

但这两年,随着各大车企之间加速内卷,有的车企已经开始逐渐将智驾下探到了20万以下。

比如全新深蓝S07,16.99万的车子上面,就可以搭载深蓝智驾AD,如果你选择17.99万的版本,还可以拥有华为的乾崑智驾。

但毕竟16.99万,就是17万,再算上保险啥的,落地也要接近18万了,这和20万也没啥区别。

可是比亚迪这一次呢?

依靠强大的天神之眼的矩阵优势,以及比亚迪自身强大的产业链,还有一年超过400万辆的巨大销量。

他们将成本压缩,然后推出了三款天神之眼ABC,做到全系车型全部都可以搭载高阶智驾。

对于20万级别市场来说,这个消息的冲击力并不是很大。

但是对于10万,甚至10万以下的这个市场来说,那简直就是核弹级别的重磅消息啊。

很多购买10万左右车型的消费者,虽然嘴上嚷嚷着智驾没啥用,这也不重要,自己开车不比把性命交给机器要强?

可实际上,他们难道心里面不想要拥有一款智驾车型吗?

我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啊。

哪怕是最低级的智驾,只能在高速和城市环线上跑的,也可以极大提高驾驶舒适度,尤其是长途行车的时候。

但凡用过智驾的人,都会清晰的感知到汽车行业的未来一定是属于智驾的。

而所有靠卖车赚钱的汽车厂商都在疯狂研发智驾,也侧面说明了这东西就是未来汽车的必然。

在高速上,智驾肯定比非智驾安全,智驾避不开的危险,人工肯定避不开。

正常人开车会认为市区是安全的,开高速是危险的,但智驾恰好相反,高速是最安全的,能在高速智驾是最简单最基础的,所谓高阶智驾不是说能上高速进行智驾,而是能在市区低速环境进行智驾。

之前那些考虑在10万元预算买车的用户群体们,可能还不知道该怎么挑。

到底是选国产好,还是按照过去十几年的老眼光,选择合资。

现在这一切都不用纠结了。

当比亚迪10万块的车子都开始搭载高阶智驾之后,你的选择就只有两个字:国产。

别看比亚迪给的只是天神之眼C的智驾,成本可能只有几千块钱。

但是车子总价只有10万块,甚至还不到啊,你要买的是7万块的车子,这相当于给你额外赠送了超过15%的配置,你说这能不香吗?

你要是买100万的车子,给你加几千块的配置你根本看不上眼。

但是对于对于购买7万-10万元汽车的消费者们,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吸引力啊。

可能之前你买车的时候,为了一两千的优惠,为了赠送拉杆箱水杯书包啥的,要和销售磨一下午嘴皮子。

但现在人家直接给你送来了几千块的蛇年大礼包,而且还是非常好用的高阶智驾。

你说这重不重要?

车子到底该怎么选,还需要再说吗?

这相当于就是比亚迪加量不加价之后,开启的新一轮价格战,如果同价位的友商们你们不跟进增配智驾系统的话,那这个级别的市场就别想要了,全部都会被比亚迪给一点一点吃掉。

而比亚迪暴击的这个市场,日系车是绝对主力。

去年紧凑型轿车的销量排行榜上,比亚迪一骑绝尘,后面日产的轩逸和大众朗逸,速腾,然后又是比亚迪的驱逐舰05。

这些合资车,是不可能掏出智驾的,根本都没办法自研,甚至连电车技术都还没玩转呢。

以前只是油电之争,大家争论的是用电车能省多少油钱,这个争论其实对电车很不利,因为油钱其实没多少,而电车真正的优势安全加速快反而很少被人提及。

但这次比亚迪拿出智驾后,电车的技术优势再也无法被人忽视了。

以后就不是油电之争了,而是智能车和非智能车之争,但你搞电动化是搞智能化的前提条件。

毕竟燃油车是一个机械产品,电车才能算是一个电子产品。

对于合资品牌的日系车和德系车来说,前一段时间还能和比亚迪打打价格战,虽然利润被全部打空了,但还能勉强保住销量。

但如果比亚迪在7万10万的车上直接装智驾,那可真的就是天塌了。

德系还稍微好一点,毕竟德系上面还有奔驰宝马撑着,大众虽然是崩了,但只能说是天塌了一半。

但是对于日系来说,原本20万这个级别,就被比亚迪和一众国产新能源们给杀得节节败退,没办法只能大规模降价,原本20万的车子卖15万,15万的卖10万,10万的再给你两三万的优惠。

退守10万这个区间,依靠市场对日产固有的认知和信仰残存,还算能勉强撑一撑。

可是现在呢?

智驾车对非智驾车属于降维打击,这个早已是定论,唯一的缺点是智驾车都很贵,光软硬件系统就要好几万,总费用动辄30万,普及到千家万户需要很长时间。

日产的车型和比亚迪的车型,其价格区间高度重叠,一旦这个区间被降维打击了。。。

日产车当年爆红市场,仰仗的优势第一个是省油,第二个是便宜。这些优势已经被比亚迪全部打掉了,日产车靠着多年来积累的供销优势开始打价格战,已经打到极限了,日系三巨头已经开始被迫合并求生存。

只要比亚迪再上几根稻草,说不定日系车就彻底崩盘了,但没想到比亚迪没有给日系车上稻草,而是直接扔了一块大石头上去。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