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4月11日)距离李白感叹“蜀道难”已经过去了一千多年,现在的蜀道走起来太简单了,开车走高速路只需要两三个小时,坐高铁更快,再也不用翻山越岭,连曾经的多条国道都被“冷落”了。蜀道指的是从关中平原进入四川盆地的路,因为要翻越秦岭、米仓山、大巴山,所以古人入川很难。
如今人们很少走古蜀道,除非是想看秦岭的风景,如果你自驾走秦岭,一定不要错过古蜀道上一个最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翠云廊,这里留下了自周秦以来无数古人的足迹,还有诗歌以及写诗的人,比如韩信、刘邦、诸葛亮、李白、杜甫、苏东坡等等。
翠云廊是什么?其实就是古人种植的行道树,不过都是柏树,延续了两千多年,今天我们古蜀道上看到的都是几百上千年历史的古柏,这些生长速度极慢的古柏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成为蜀道上最有韵味的历史遗迹。
翠云廊最集中的一段北起四川广元剑阁县,南至绵阳梓潼县,也就是古蜀道金牛道的一段,被誉为“三百里长程十万树”。尤其是梓潼县境内,是全国最大的纯古柏林,这里的古柏数量超过一万棵,苍翠挺拔,整齐排列,非常壮观。
其中最古老的“古柏王”树龄达到2300多年,古朴苍劲,见证了蜀道的悠久历史。有意思的是古蜀道连接的是我国两个“天府之国”,从李冰修好都江堰后,成都平原成为物产丰富的天府之国,而之前的天府之国是旱涝保收的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
走进翠云廊,蜿蜒曲折的古道两侧,古柏高耸入云,枝叶茂密,阳光穿透树荫,洒在古朴的石板路上,仿佛置身千年以前,历史画面会呈现眼前。诸葛亮一生六次未走完的蜀道韩信一次就成功了,不禁让人唏嘘。
李白、杜甫云游至此,必然要赋诗一首,苏轼曾多次往返于家乡四川眉山和中原之间,经过翠云廊时看到前人的遗迹应该也会有感而发,写诗作文......
古蜀道厚重的历史积淀值得我们走一遍,来一次你还会想再来,了解古蜀道,爱上古蜀道。走一走翠云廊,就如行走在历史长河中,更清晰地感受悠悠华夏。四五月份是成都平原最美的时候,也是关中平原春暖花开的季节,亲身感受一下秦岭的伟岸,南北方真实的差异吧!
|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