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去走走吧,到没有天花板的地方
罗輯思維
2025年5月22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5月22日)

01

亲近大自然,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

首先,观看自然风景,哪怕只是看看风景图,都可以有效缓解压力。
在很早之前,美国有很多中学老师抱怨,说学生上课时总喜欢盯着窗外,窗外有什么可看的呢?后来,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觉得这个情况值得重视,就针对它做了一次对照试验。他们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坐在三个视野完全不同的教室。
教室一可以看到窗外的树木,教室二里看到的是一面空白墙,教室三没有窗户。
结果发现,那些可以看到窗外风景的学生,在认知功能测试中的表现是最好的,而且远超其他组。由此,研究人员确认,自然视野并不是干扰项,它反而能让大脑变得更敏捷。
而就在今年5月,日本山口大学和千叶大学又联合发表了一项研究。研究发现,即使看的不是真实的自然环境,仅仅是看大自然的图像,也能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而且时间不用太长,只需要盯着自然风景图片看3分钟,就能真实地改善情绪状态。
那么,这背后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目前有两种解释,尽管角度不同,但它们指向的都是同一个方向,人类天然就有亲近自然的本能。
其一,是由心理学家卡普兰夫妇提出的“注意力恢复理论”。说的是,现代人的工作、学习、消费,都需要持续消耗大量的认知资源,容易导致精神疲劳。我们需要把自己的注意力从琐事上挪开。
而大自然对人类来说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这也许是演化形成的本能。对人类的祖先来说,我们需要的生存物资,还有我们所恐惧的威胁,几乎全都存在于自然界。因此,我们的注意力天然就会往大自然倾斜。而当你把注意力转移到大自然,心情自然就会放松。
其二,是心理学家罗杰·乌尔里希提出的“ 压力缓解理论”。他认为,当我们在观看自然景观时,会触发身体的自动生理反应,比如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心率减缓、血压降低,同时减少皮质醇等压力激素的分泌,提升血清素、内啡肽等,从而缓解紧张焦虑。
说白了,亲近大自然,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本能。
这是今天的第一个结论,我们天然就喜欢观看大自然,而且这很有好处。

02

调动各大感官来亲近自然吧

第二结论是,大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体现在视觉层面,你还可以听、闻和触摸。
有个理论叫“普鲁斯特效应”,说的是特定的感官刺激,会唤醒人类已经尘封的早期记忆。这个概念来自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里的一个桥段。当主人公在尝到玛德琳蛋糕时,他在年少时的夏天的记忆又神奇地复苏了。
实际上这不仅仅是文艺青年的想象,气味和记忆之间确实有一套关联机制。气味分子会通过鼻腔的嗅觉感受器,触发神经信号传到大脑,最终影响情绪。
经有很多研究表明,不同的气味有不同的功效。
比如,松树、柏树、桧木类的香气,会释放柠檬烯等化学物质,可以降低压力荷尔蒙。再比如,柑橘类的气味,不仅可以减轻压力,据说还有抗炎症的作用。再比如,薰衣草的气味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迷迭香和薄荷的气味,有提神醒脑、增强注意力和记忆力的作用。
而最特别的气味之一是玫瑰,据说玫瑰的气味能带来很强的平静感。根据这个结论,假如你想买一款车内的香氛,就可以考虑玫瑰味。因为这不仅可以效缓疲惫,还能减少路怒情绪。
另外,自然环境中的各类声音也有类似的作用。
比如,之前瑞典学者发现,人们在听到鸟鸣声和树叶沙沙声时,心情会更加平静。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冥想软件会把这些声音当成白噪音。
再比如,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效果,其中水声对情绪的效果最好,其次是鸟鸣声。
假如你有时候感到焦虑或者烦躁,建议你戴上耳机听一些水声、鸟声的白噪音。假如时间充裕你也可以选择去河边或者海边散步,这些细小的行为可以有效改善你的情绪问题。
同时,接触土壤和植物中的微生物,还能增强免疫力。已经有研究发现,过敏等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之所以上升,就是因为我们在城市里接触到的微生物种类太少。2020年,芬兰自然资源研究所发现,在绿色环境中玩耍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改善儿童的免疫系统。
研究者把一些幼儿园的水泥场地,铺上了草坪,种上了灌木,然后让小朋友们照看植物。结果发现,仅仅28天,儿童肠道和皮肤上的微生物多样性就增加了,而且血液中与免疫调节相关的指标也有了改善。
说白了,有时让孩子在公园的草坪上自由玩耍,或许可以让他们更健康。
这是第二个结论,通过听觉、嗅觉、触觉来亲近自然,都有不少好处。

03

快约上朋友出去走走吧

第三个结论是,短时间的散步,是性价比最高的休息方式之一。
之前,密歇根大学的研究发现,每次散步的最佳时长是20到30分钟。而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基于大样本调查发现,每周累计在自然环境中待上120分钟,对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效果最显著。
那么,去什么样的公园最合适呢?
凯西·威利斯的建议是,其一,去“荒野型”公园。所谓“荒野型”公园,指的是植物茂密,人为干预更少的自然公园。这类公园微生物多样性更高,对免疫系统更有好处。
其二是“规整型”公园,也就是人工景观的花园,通常情况下这类公园的花色拼配更丰富,视觉上更加鲜艳。凯西·威利斯认为,鲜艳的天然花色对情绪更有好处。
除此之外,凯西·威利斯还有几个提醒。
首先,假如你的时间,不能每周都去户外活动,那么你可以把“自然”搬进你的工作场所。
早在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到过一个现象,叫做“病态建筑综合征”。当时,美国加州的一家商业大厦中,有150多人出现了头痛、恶心、眩晕等症状。结果发现,出现这些症状的主要原因是这座办公楼的室内环境太过单调。
一个人长期处在同一种建筑空间内,会增加患心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压力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
而好消息是,我们可以通过在室内增加自然元素,缓解“病态建筑综合征”。比如,在室内摆放绿植,或者把墙面刷成绿色,甚至使用木质的桌椅也有类似的效果。再比如,打开窗帘等遮蔽物,确保自然采光,以及多看看窗外的风景,等等。
其次,逢年过节,假如你要给家人、朋友送礼,送鲜花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新泽西州立大学的珍妮特·哈维兰·琼斯教授做过一项研究,给人们赠送不同的礼物,包括鲜花、水果、糖果等。结果发现,收到鲜花的女性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更强烈的兴奋感,而且这种情绪至少持续了3天。
但注意,这些鲜花必须是真的,塑料花虽然看起来和真花差不多,但作用并不明显。
那么,所有花的效果都一样吗?凯西·威利斯说,人们普遍认为蓝色、紫色、粉色的花朵最美,而白色影响不大,黄色最不受欢迎。另外,花朵的形状比颜色更重要,对称、复杂度适中的花效果更好。
最后,假如你是孩子的家长,或者家里有老人,园艺或许是个不错的集体活动。凯西·威利斯说,园艺的好处不仅仅局限于健康人群,对于有痴呆、焦虑、抑郁等精神健康问题的人,效果也十分明显。
2019年,丹麦奥尔胡斯大学做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发现对于重度压力患者来说,园艺疗法比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更好。他们还在一年后的回访中发现,接受园艺疗法的患者保持工作的比例,要明显高于认知行为疗法组。
就像英国博物学家理查德·梅比说的,自然的荒野并非荒无人烟,而是人类心灵得以栖息的圣地。
而更实际的表述就是,约上朋友出去走走吧,去看看花草、去听听水声、去感受鸟鸣,对你、对朋友都有好处。
关于这个话题,咱们先说到这。也推荐你把这篇文章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