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7月24日)
7月11日,新华社发布了一篇名为《“围棋高考”深化改革 2025年全国围棋定段赛杭州开幕》的文章,文中不仅介绍了今年围棋职业定段赛的基本情况,更在标题里就突出了深化改革的主旨,非常引人注目。
新华社对今年的定段赛进行了专题报导
事实上,2024年开始,棋协就对定段赛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今年以“深化改革”为引,定段赛又迎来了全新的面貌。
而从这些变化中,我们也得以看见,未来围棋教育的发展脉络。
定段赛改革 揭示了什么样的风向?
自去年定段赛大幅调整后,今年定段赛又推出了3项重要的改革措施,而从这些改革措施中,围棋协会对于围棋未来发展的风向也得以彰显。
今年定段赛改革的第一刀,就是看向了去年才增设的青年组,青年组并入成年组,并重新调整了两个组别的名额。
其中,少年男子组录取14人授予职业初段,少年女子组录取 5人,成人男子组录取6人,成人女子组录取2人。此外,少年组设英才名额1个,2012年1月1日(含)以后出生的棋手,若进入少年男子、女子组复赛但未定上职业段位,可参加国家队组织的单独选拔赛,排名第一者将被授予职业初段,此举聚焦于少年精英的培养。
组别、名额调整,给了孩子们更多晋升的空间
通过此举我们不难看出,中国围棋正着重培养少年一代的围棋人才,特别是英才名额的设定,更是给了那些有实力但临场发挥不佳的孩子们一次补救的机会,对于立志职业的孩子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继去年之后,今年再次对赛制进行了调整,比赛将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其中初赛采用积分编排制,复赛和决赛采用双败淘汰制,这样做既维护了赛事公平,又有别于传统的积分编排制,双败淘汰的一个优点就在于让那些状态起伏的棋手有机会调整,更有利于那些真正有实力的棋手脱颖而出。
从这点来看,这对于那些潜心修炼的少年棋手们,无疑也是一个补强。
在今年的定段赛上,最引人注目的不得不说就是改革的第三条了,那就是首次开放了海外组,允许除日本、韩国以外的国际及港澳台地区棋手参赛,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17名棋手获得参赛资格。
海外组开放,围棋正在走向世界
这是定段赛史上的一大创新举措,标志着中国围棋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让海外围棋爱好者有机会在中国实现职业棋手梦想。
中韩围棋,正在赌的是未来的棋运
从年初的LG杯事件韩国对柯洁的针对来看,目前中韩围棋的矛盾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二者在围棋项目上的较量,未来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为什么说是水深火热呢?因为韩国最知名的三星杯,今年就进行了改革,取消了同国互斥的原则,完全随机抽签,而根据韩国人的体育精神,里面的可操作空间,几乎是无限大。
LG杯、三星杯,韩国人摆明了就是要打压中国围棋。
而在中国方面,此次定段赛的改革无疑也是一次有力的回击,那就是中国围棋要在未来10年之内重新组建起一代人的厚度,用众多少年棋手们的发挥,彻底压住韩国,毕竟在纯粹的实力面前,再多的小伎俩也只会令人耻笑。
此次改革,第一条针对的是少年/少女棋手,用名额扩大的方式,让更多有天赋的孩子们不用“再等一年”,直接接触到更高水平的围棋培训,同时也让更多的围棋家庭,拥有了冲击职业的机会。
第二条就更简单了,用明确的规则来维护赛事公平,提高赛事质量。去年,中国象棋的买卖棋丑闻引发轩然大波,而此次赛事的改革,则从根源上杜绝了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了每个孩子们的利益。
最后一条,其实更多的是面向港澳台的高水平棋手,吸纳更多类似周俊勋、许皓鋐之类的优秀港澳台棋手,进一步增加围棋的整体厚度。同时,这也是围棋走向世界的重要一步,围棋不仅是中日韩三国的,更应该是世界的,而世界范围内的比赛,将进一步增加围棋比赛的热度,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类似许皓鋐这样有实力、有潜力的棋手是很多的
总体来看,这三条其实都有意维护当下孩子们的利益,在过去学围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你不仅自身要有天赋、同时更要有遇到优秀老师的运气,而如今,定段赛的改革,正在帮助那些愿意学围棋、也有进阶志向的孩子们提供最大的支持,能在这个时代学围棋,说实话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幸运。
而在这样的改革之后,未来10年之内,中韩围棋都将面临发展的大变局,而究竟谁能胜出,自然还要再进行多方角力,不过至少对孩子们来说,越来越强大的支持、越来越优渥的政策以及围棋教学的蓬勃发展,都在让孩子们接受教育的环境越来越好,从这点来说,当下也或许是开始学习围棋的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