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 |||||||
(原文發表於2025年7月31日)
中美第三轮经贸谈判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落幕,双方同意将关税“休战期”延长90天,但未达成实质性协议。这场看似“克制”的交锋,实则是双方在战略筹码与核心利益上的深度博弈。 一、90天“缓刑”,但刀仍架在脖子上。中美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谈判,表面看是“达成共识”——美方暂停的24%对华惩罚性关税及中方反制措施再延90天,避免8月12日贸易战全面升级。但仔细一瞧,美国仍保留10%的“基准关税”,且特朗普政府随时可能翻脸——毕竟这厮7月18日还威胁“不再延期”,一周后却怂了,原因无他:中国反制够狠,欧盟930亿欧元关税报复清单已备好,美国企业也扛不住。 二、对稀土管制美国最闹心。中国已经“放水”电动车,但却卡死美军脖子。美国车企最近乐坏了——6月中国对美稀土磁体出口暴增660%,特斯拉生产线终于能转起来了。但五角大楼笑不出来,因为中国放行的全是民用级磁体,军工级高纯度铽镝合金一克没给。更绝的是,中国突然打破惯例,不再公开稀土开采配额,让国际市场摸不清底牌,欧洲氧化镝价格瞬间飙涨3倍。 美国的困境是,砸4亿美元扶持本土稀土企业MP Materials,结果废品率40%,产能仅恢复45%。中国353吨磁体一到,美国车企立刻取消本土订单,MP股价暴跌。 目前中国的战术是,民用放水,军工锁喉。你要电动车?给!但F-35战机需要的稀土?门都没有。 三、中国怒怼不许购买俄罗斯石油。特朗普放狠话,要给继续买俄油的国家加征100%甚至500%的“二级关税”,矛头直指中印。中国外交部回怼:能源合作是主权行为,不接受任何外部干涉! 现实打脸美国,中国6月进口俄罗斯石油仍达200万桶/日,印度180万桶/日,两国占俄油出口85%。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天然气管道即将开建,年输气量880亿立方米,进一步绑定能源命脉。 美国的算盘是,想用关税逼中印断供俄油,削弱俄罗斯战争资金。但中印根本不买账,反而加速去美元化,用人民币、卢布结算。 四、美国产业回流:雷声大,雨点小。特朗普天天喊“制造业回归”,但现实呢?数据显示,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已不可逆——2025年一季度美国工业产值同比下滑2.3%,稀土美国本土企业MP Materials产能拉胯,还得靠中国磁体救命。英伟达H20芯片对华出口被放行,因为美国AI巨头离不开中国市场。美国保留10%关税,但中国波音飞机采购案重新摆上桌,光伏组件、医疗器械被移出加税清单——说明美国企业根本扛不住长期对抗。 而中国新能源汽车、光伏设备出口激增35%。中国通过“揭榜挂帅”机制突破芯片封锁,长江存储、华为昇腾等企业已实现7nm技术量产,反将美国技术围堵化为“自我阉割”。 因此,产业回流是政治口号,资本家身体很诚实——哪成本低去哪。 五、下一步中国“以拖待变”,三大战场继续博弈 一是科技冷战上,美国封锁AI芯片,中国加速自主创新,华为已把算力芯片成本压至美国六成。芯片与AI的“双轨制”美方或扩大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而中国将加速“风乌气象大模型”等自主技术商业化,争夺全球AI标准制定权。若美国无法在6个月内突破光刻机技术,其科技霸权将加速崩塌。 二是在稀土反制上,中国继续“精准放水”,民用磁体换芯片,军工稀土卡死美国国防命脉。资源战争的“核按钮”中国可能升级对钐、钆等关键稀土的出口管制,迫使美国在军工与芯片领域“二选一”。 三是在能源暗战上:美方若推动G7对俄油实施“次级制裁”,中国或联合中东、中亚国家推出“石油人民币期货”,彻底瓦解美元定价权。俄罗斯已向中国开放北极航道,能源运输成本将再降20%。中俄印深化非美元结算,美国“二级关税”恐成空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