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明明打下了军事要塞,为什么大臣反而要劝皇帝还回去?
罗輯思維
2025年9月18日
(原文發表於2025年9月9日)
 
1075年,王韶因为“熙河开边”的大功,正春风得意,从九品小官一跃成为枢密副使。这次开边堪称宋朝建国以来最成功的开疆拓土。熙河,也就是今天甘肃兰州、青海西宁一带,战略位置极重要。但这块土地抢回来以后,维护成本高得吓人,后来大臣甚至劝皇帝把土地还给别人。打下一场辉煌的军事胜利,为什么会带来这样的后遗症?
同样算得上“开边”的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我们今天把他当民族英雄,但汉朝人却很讨厌他。
事实上他两次出使,不仅花了巨款,还都没完成任务,但还想继续汉武帝出主意让皇帝继续开边。
更要命的是,张骞成了那些急功近利小人的榜样,无数人给皇帝上书要出使外国,结果是连朝廷送给外国的礼物都被这些假使节卖了换钱花。
为什么同一个张骞,汉朝人骂他是“灾冢”,现代人却说他“永垂不朽”?
开疆拓土这笔账特别难算,当代人看到的是巨大代价,后人看到的是文明机遇。
英雄的功绩在当下未必被理解,长远来看却却也许能成为文明的里程碑。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