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應 : 0 | |||||||
吴新宇,职业六段棋手,作为最早一批定段职业的棋手(1986年定段),吴老师有着丰富的赛场经验和教学经验。在教学生涯中,吴老师带出过超过50位职业棋手(均在旗下学习1年以上),1位围棋世界冠军。2005年在《围棋天地》发表《战争与和平》等围棋技术分析文章,也彰显了吴老师丰富的围棋理论基础。
在电视台讲棋的吴老师
2010年后,吴新宇老师加入聂道,并一直任职至今,他深入的围棋理解、扎实的教学经验为无数聂道学子们铺就了通往更高水平学习的道路,其教学风格和内容深受学员喜爱和家长认可。
吴新宇老师认为,对于业余阶段的孩子们来说,打好基础之于高水平学习是必要的,很多孩子不明白基础的重要性,盲目地去学习高深的知识,最终陷入瓶颈期,而打好基本功,就是学围棋的正道,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棋能算清楚了,这才能更好地赢棋。
“基本功打牢,对长远来说有更大的收益。”吴新宇老师说。
职业棋手说:孩子不练棋,再好的老师也难有用武之地
我所带的班级通常是业余高段位的班级,最低不低于业余4段,到了亦庄校区才接触到了业余1段的孩子们,业余高段位的孩子们都是比较优秀的,家长们也更看重比赛成绩,经常来问我孩子什么时候能升段/什么时候水平到了。
而我常常告诉家长们的是:“学围棋需要积累,孩子不练棋,我教给他再好的方法也没用。”
这句话虽然有些残酷,但也确实是围棋学习不争的事实。在业余高段位的孩子们中,很多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棋风,比如有的孩子注重攻杀,有的孩子注重大局等等,我能够做到的,就是针对他们的棋风,给他们课下安排好最适合他们的训练方式。
但再好的训练方式,也需要量的积累,哪怕是捷径,也得迈开腿去走,没有训练量的积累,再好的方法也没有用武之处。
埋头教研的吴老师
对于用功的孩子们,我永远是欢迎的,许多孩子在课下做练习题,或者自己下棋输了想找我复盘都会直接发微信给我,我也会第一时间给他们批改、复盘,对于用功的孩子们,我理应给他们提供我能做到的一切。
那么在正常练习的情况下,孩子们的进步速度又该是什么样呢?以我的教学经验来看,只要孩子不是太笨的话,正常的上课和做作业,1年内一定会有一个大的突破,这是肯定的。
此外,我非常建议家长带孩子们去参加围棋比赛,有的家长就来问我,说“我想带孩子参加比赛,但这次比赛高手众多,我没信心。”这其实就是对围棋,对围棋比赛的一个错误认知。
孩子参加比赛,不仅是证明自己棋力进步的机会,更是寻找到自己棋的漏洞,查漏补缺的机会,输棋也是一种学习,只要你多总结这次失败的地方,下一次你就一定能表现得更好。
围棋的升段,终究还是要聚焦到实战当中去,见识到更多的对手,拥有更多的实战经验和更好的赛场心态,对孩子们提升成绩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所以,按照科学方法练棋,再加上合适的实战经历,这就是孩子们涨棋的最有效的两个方式。
职业棋手说:即便是讲AI,职业棋手的优势也是不可忽视的
很多家长来问我,如今你们都在讲AI的路数,那么职业棋手的优势是不是没有以前大了?我回答说,事实正相反,在AI时代下,孩子们恰恰更需要职业棋手老师去给他们“解读”。
我是1986年选拔制定段职业的第一批棋手,那个年代职业棋手都是省队在养着,每个月给我们发津贴,因此日子也还能过得下去。
但是到了90年代,虽然我仍然有津贴,但是生活境况却是在下降的,再加上那时候的围棋比赛也没什么奖金,说难听点就是钱不够花,而我也没别的什么本事,所以我在1997年就选择出来讲棋,至今已经快30年了。
在讲棋节目中,经常可以看到吴老师的身影
在我漫长的执教生涯中,我积累了很多教学经验,由于见过的孩子类型实在太多,如果一一讲述出来,怕是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围棋上的进步秉持着“木桶理论”,即——
“一个孩子能在围棋上取得的成就,不取决于他最大的优势,而取决于他最大的劣势。”
而我所要做的就是发现孩子们在棋上最薄弱的点,并帮助将短板“拉长”。
比如说我在刘家窑校区执教的时候遇到过一个男孩,他很有计算力,理论知识也够,但总是沉迷于战斗,虽然能赢,但是别人巧妙脱先早就把大场占完了,就导致赢了局部,输了全局。
于是我就针对他这一点对他进行了细致的拆解和练习,帮助他补上了这一部分的理解,让他能够既保持力量,又兼顾全局,这样他的棋力很快就实现了突破。
在这个过程中,我给他传授了相当多的AI的理解,这也就回到了开始的那个问题——为什么AI时代,职业棋手的优势更大?这取决于一个吸收率的问题。
比如AI的一个选点,业余棋手可能只能吸收10%,而职业棋手能够吸收20%以上,他能讲清楚AI选点的理由,并演示出后续可能的变化,并且最重要的是,将其中的理解掰碎了揉给孩子们吸收,这才是这个时代围棋职业教练最强大的能力。
如今的围棋,虽然不想承认,但AI的招法确实能够称得上是“正道”,而职业棋手的技术优势,会让孩子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深,也更好。
当然,我也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学围棋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风格,能吸收AI固然是好事,但自己的风格则让棋局更精彩,这是我身为“人类教师”与“围棋职业棋手”的愿望,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围棋学习之中发现更深刻的自己。
吴老师认为,孩子应该通过围棋,发现自己的真实面貌
很多家长问聂道与其他机构的区别是什么?我认为这个问题不如转换一下,问一个优秀的围棋教学机构应该做到哪些事情,我相信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一致的。
作为机构,我认为首先一个关键点就在于其运营的稳定性,你不能说今天还在教棋,明天机构就卷钱跑路了,那肯定不行,在这方面聂道的优势是不容置疑的,不仅是以我对聂道的了解,更因为聂道本身背负着“聂卫平”的名号,作为一代棋圣旗下的道场,聂道这个名字就不允许辜负家长的期望。
其次,一个优秀的道场必须具备培养孩子围棋能力的全部配套设施,包括师资力量、教学体系、配套比赛、课后辅助等等,这就好比一个健身房,想让孩子全方位成长,只有跑步机肯定不行,必须每一个需求都兼顾到才行。
最后,一个优秀的围棋道场,必须具有一定的学员规模,让孩子们可以通过内部的竞争实现快速的进步,而这三点既是聂道崛起的原因,也是优秀围棋机构的必备素养。
赛场上的吴老师
当然,机构的出色只是一部分,想要带好孩子们需要老师在课堂设计方面多费些心思,在我的课堂中,我会针对班级学员的特点,去给他们设计一个系列主题,从基础知识到深入理解,由浅入深地帮助孩子们理解围棋技法。
比如说,在学期开始前,我会为这个学期设立一个大的主题,比如布局方法、中盘处理或者是官子窍门,再去由浅入深地剖析这个主题,并结合AI的最新技巧,给孩子们把这一个大类的知识点讲透,提升他们的能力。
当然,如今的教学更偏向于对AI招法的拆解,我个人也认为有利有弊,从棋力的角度来讲,拆解AI招式对孩子们的提升是最有效的,毕竟AI基本等同于一道题的“标准答案”,但与此同时这也让孩子们一定程度上丧失了自己的风格,从这个角度来看也是有些遗憾。
我是希望孩子们能下出自己的棋,这样的比赛才精彩,但这个时代AI为主,这也是时代的浪潮。
最后,我还是希望孩子们能够保持对围棋的热爱,围棋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东西,你只要花时间在上面,它就一定能给你回报,有时间的话多练练棋,进步起来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