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農村老人平靜自殺:喝農藥上吊投河比親兒子可靠(2)
Charlie Chan
資料提供者
2014年8月25日
 
倒是老人比這群年輕人看得開。“我們這兒的老人都有三個兒子。”一個柴姓老人樂呵呵地告訴滿是疑惑的劉燕舞,“藥兒子(喝農藥)、繩兒子(上吊)、水兒子(投水),這三個兒子最可靠。”
 
實際上,老柴還有兩個讓他“引以為傲”的兒子。大兒子在鎮上工作,小兒子在外打工,一個在鎮上有樓房,一個在村裡蓋了樓房。但是7年來,老柴一直和腿腳不便的妻子住在逢雨便漏、傾斜得隨時可能坍塌的土坯房裡。
 
與劉燕舞一起調研的,還有另外40來個師生,他們分成10個小隊,駐紮在湖北京山縣10個不同的村子裡。他們都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中國鄉村治理研究中心的老師和博士生。
 
在京山調查的半個月裡,有村子又發生3起老人自殺事件。經統計,各村去世的老人中,死於自殺的比率高得驚人,“至少30%,還是保守估計”。
 
劉燕舞慢慢發現,林木文的死,並不算嚴重或者慘烈。在過去6年的調研裡,他聽到的故事“超乎自己的想像”。
 
有不少老人,因為行動困難,拿不到藥水瓶也站不上板凳懸樑,便在不及人高的窗戶上,搭起一根繩,挎住頭,蜷起腿活活吊死。有兩位山西的老人,兒子不給飯吃,還屢遭媳婦打罵,頭朝下紮進家裡的水窖中。“這些都是有必死的決心的。”劉燕舞分析道。他還記得有人跟他介紹說,一位老人要自殺,但怕子女不埋他,便自己挖了個坑,躺在裡面邊喝藥邊扒土。
 
這樣的案例接觸多了,劉燕舞不禁歎息:“很多故事村民嘻嘻哈哈跟你講,但都悲慘到難以想像。”這個臉被曬黑的青年學者說,“有時候會有股想逃離的感覺,就覺得這個世界不屬於我。”
 
在農村老人尋死的故事裡發現“他殺”的影子
 
更讓劉燕舞等人震撼的,是在農村老人尋死的故事裡,發現“他殺”的影子。
 
楊華瞭解到,有一對老年夫婦,同時喝農藥自盡。老太太當場死亡,老爺子沒死,但家屬並不送到醫院。第二天家裡人給老太太辦喪事,就讓老頭躺在床上看。第三天,老頭命斃,就著為老太太辦喪事的靈棚,立馬又為老頭辦了喪事。
還有一個在外打工的兒子請7天假回家,看望病危的父親。兩三天過去,發現父親沒有要死的跡象,這個兒子就問父親:“你到底死不死啊?我就請了7天假,是把做喪事的時間都算進來的。”老人隨後自殺,兒子趕在一周內辦完喪事,回城繼續打工。
 
“現代性講究市場理性,講究競爭,看重核心家庭的利益最大化。”劉燕舞解釋道,當農民之間,甚至一家子父子、兄弟間都開始按市場的思維方式處理關係,人們開始算帳。
 
不少人跟劉燕舞講過給老人治病的賬:假如花3萬元治好病,老人能活10年,一年做農活收入3000元,那治病就是划算的;要是活個七八年,就也不太虧本;但要是治好病也活不了幾年,就不值得去治。
 
 
- 待續 -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