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三遷國都,蔣介石不捨南京
Sidddney Chen
資料提供者
2015年10月10日

三遷國都,蔣介石不捨南京

 

馬凱南

中華民國國防部史政編譯局前副局長

業餘歷史學家

 

蔣介石在大陸主政的22年間(1927-1949),國民政府曾三次遷都,兩度還都。其中所顯現的掙扎、操慮、和憂憤,盡在他的日記中。

 

定都南京 勵精圖治

 

1927年春,40歲的蔣介石,率領國民革命軍一路北伐,進入南京。418日舉行「建都典禮」,正式宣布南京為中華民國首都,達成總理孫中山先生的遺願。

 

南京底定前,蔣介石在安慶經蕪湖駛往京滬的艦上,運籌帷幄。324日「接南京克服之電」,心中「喜懼交集」。喜不必說,懼的是「以後任重而處置益難也」。因為定都之後,接踵而來的,是如何進行建都的工程。他於是鼓足氣力,宵衣旰食,決心將黨政軍經的大任一肩挑起。330日的日記中寫道:「軍事難,財政亦難,政治更難,黨務尤難,以一身而兼備難職,何以其不疲哉。」自勵之語,卻也流露出一股責無旁貸的自負。 

 

孫中山還有個願望,就是希望身後安葬在紫金山之陽、明孝陵近旁。1929年,巍峨雄偉的「中山陵」在紫金山麓竣工。61日,蔣介石率同黨政軍要員及各界代表,舉行了空前隆重的奉安大典,讓中山先生的遺體長眠斯土。 

 

定都南京到抗戰爆發的整整十年,是蔣介石一生當中最紮實、最寶貴的「黃金十年」。那是他勵精圖治的十年,也是內憂外患下艱苦建國的十年。期間,他淬勵奮發,整軍經武;關注民生,推展教育;鼓勵工商實業,振興經濟;以身作則,倡導新生活運動;編訓軍隊,將黃埔軍校遷至南京,重訂教材,延聘外籍教官,提升軍官素質;整飭黨務,成立中央政校與中央訓練團,儲備領導幹部;訂定了國旗、國歌、國語。

 

日軍侵滬 遷都洛陽

 

這十年當中,首都南京卻因日軍侵華而有過兩次的播遷,從策畫到執行,可說都是由蔣介石主導。

 

1932128日,日軍藉端挑釁,突襲上海,首都南京面臨威脅。當晚,國民黨中央召開緊急會議,作了定都後首度遷都的決定:「立即遷都洛陽,積極備戰。」而這項決定的幕後推手卻是蔣介石。他在129日寫道:「余決心遷移政府於洛陽與之決戰,將來遷移結果不良時必歸罪余一人。」值得注意的是,他此刻的職稱已非「國府主席」,而只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常委」。 

 

翌日,中央各院部會即在國府主席林森的帶領下,除何應欽留守南京維持治安、外長羅文幹在京負責外交斡旋外,上千名中央黨政各機關要員,火速以鐵路增開特快列車,倉促由南京出發,連夜經開封駛往洛陽。

 

35日,國民黨四屆二中全會決議:定洛陽為戰時首都(行都),以西安為「陪都」。在英、美等國際勢力的介入干預下,日軍在滬行動未再擴大。55日,「淞滬停戰協定」簽訂。倉促來到洛陽的各機關,辦公設施多以校舍、廠房暫充,一切因陋就簡。因此,當獲知「停戰」訊息,都渴望儘早返京。經過多方的整頓安排,國民黨中央及政府各院部會,於121日撤離洛陽,遷回南京。

 

這次的遷都到還都,前後不到一年。實際上,洛陽只作了八個多月的戰時首都;而原擬作為「陪都」的西安,甚至沒有派上用場。但就蔣介石而言,卻是使他進一步掌握大權,並鞏固其爾後最高領導地位的一次信心和實力的測試。

 

這次經驗,使他進一步體認到,此時此刻,無論黨政軍經,都已少不了他的領導。因為這時,林森主席是個虛位元首,孫科和汪精衛兩位前後任行政院長,又都相互推諉,不肯負責。等而次之,更無可與匹敵者。在他這段時期的日記中,一再出現與林、孫、汪三人密集互動的情境。對這三人乃至其他多位政要之間推託卸責的言行態貌,每感不以為然。

 

陪都重慶 抗日八年

 

五年後,國府第二次遷都:遷往重慶。直到抗戰結束,才正式勝利還都。這回的「遷都到還都」,前後超過八年。

 

事實上,蔣介石在1933年就考慮遷都西南,他和蔣百里以及德國軍事顧問反復商量,最後選取重慶。1937年七七事變後,蔣介石發表著名的「最後關頭」談話,正式宣布「全面對日抗戰」。1120日「發表遷渝指令」。

 

在之後幾天的日記中,他對這個自己「一手打造」的首都,多次流露依依不捨之情:1125日「對首都與總理陵墓以及蘇浙同胞無任悲愴」;26日「南京城似無法守,然無法不守,對上對下對國對民無以為懷矣…上午謁陵與將士公墓,不知何日再得謁見矣」;27日「故不願決定離京之期,余能多留京一日,國家人民首都與前方軍隊皆多得一日無窮之益,總理與陣亡將士亦必得多安一日也…對手造之首都實不忍一日舍棄,依依之心不知為懷矣。」

 

「陪都」重慶前後八年,全體軍民刻苦堅忍,齊心抗戰,所孕育出的「重慶精神」,譜下了近代史上可歌可泣的篇章。

 

1945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抗戰終於勝利了。南京受降八個月後,國府於194651日發布「還都令」:55日「凱旋南京」。是日,南京市區處處張燈結綵,鞭炮聲不絕。蔣介石前往國民大會堂主持還都典禮,一路上,接受民眾夾道歡呼。這天他還率領文武官員恭謁中山陵,告慰國父。此時他的國內及國際聲望達到巔峰。

 

播遷台北 心繫南京

 

然而,沒多久國共內戰烽火再起,國軍節節失利。不到四年,1949年冬,蔣介石又一次在不得不然的無奈中,作了遷都台北的決定。

 

1927194922年間,蔣介石主導了史上罕見的國都「一遷、再遷、三遷」以及「定都、遷都、還都、再遷都」的洗煉、煎熬、和折磨。

 

他的日記字裡行間明顯看到定都南京時的躊躇滿志、遷都洛陽時的應變周旋、遷都重慶時的殷殷掛慮、到還都南京時的喜悅歡欣。還有,國共內戰期間兵敗如山倒,一再的事與願違,到著手播遷台北時的周折、激憤、和感傷,蔣介石個人的磨煉與民國的艱辛處處若合符節。

 

遷台之初,他對台北的定位,只是「中央政府所在地」,而稱不上是「首都」,也不算是「陪都」或所謂的「行都」。他歷次的訓詞、文告和談話中,更是一再提到:要帶大家打回大陸,要再回到他心目中真正的、永遠的「首都」南京。顯然,在他心中,南京的意義和重要性,超過其他任何地方。

 

1960年之後,蔣介石明白軍事上反攻大陸已不可能,但他不願打破這個目標,直到1967年,才在總統府月會中,公開給予台北「首都」的稱呼:「我們(當前)是處於戰時戰地…台北市為中央政府所在地,亦即為戰時之首都。」

 

這時他已80高齡,距1927年率北伐軍底定南京,已整整40個年頭;從他帶領百餘萬大陸軍民播遷至台,也已是第18個寒暑。

 

這時的他,儘管心中再多的不甘和不願,環顧形勢,也只有順應環境面對現實,親口為台北冠上了「首都」的稱號。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