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辜朝明:央行和市場的戰爭才剛打響
Sidddney Chen
資料提供者
2016年2月29日
文 / 王維丹
 
日本研究機構野村綜合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辜朝明認為,英美日的QE都未引導資金流入實體經濟,而是助長了金融泡沫,美聯儲結束QE意味著市場必須調整,所以近期全球市場震盪的真正「黑手」不是中國,而是美聯儲去年做出的終結QE決策,要警惕聯儲與市場對峙可能持續更久。
 
六個月前,辜朝明就表示,全球可能陷入QE陷阱,即使主要央行大力推行QE,私人部門也不願借貸,貨幣刺激對經濟無效。近日他又在報告中重申這一威脅,認為英美日三國央行大量注入流動性,可無論是私人部門貸款還是廣義貨幣供應量M2都沒有實質性增長,資金都流向了金融資產。由於國債收益率被壓低,資本流入了高收益、高風險的資產,私人貸款增長不足,大部分資金一直沒有進入實體經濟。
 
因此,辜朝明認為,這可以解釋為何三國的通脹率還如此低,這也是當前推動市場的主要力量。他預計,市場與央行的戰爭才剛開始。
 
下圖可見,儘管美聯儲QE讓美國的基礎貨幣(紅線)激增,國內的M2(藍線)和私人部門借貸(綠線)增長仍未見明顯起色。
 
辜朝明稱,實行QE時期,美國等採取寬鬆政策國家股市上漲、貨幣貶值的反應與全球經濟實際狀況脫節,現在QE告終,就到了市場調整的時候。這是美聯儲決定要考慮加息時就注定不可避免的,不過還需要觸媒,中國就充當了導火索。
 
辜朝明認為,當前各國政府決策者最大的挑戰是,如何避免美國撤銷超級寬鬆產生負面影響的惡性循環,避免金融市場疲弱影響實體經濟,讓本已復甦乏力的全球經濟增長停滯。
 
辜朝明指出,美聯儲向讓超級寬鬆的貨幣政策恢復正常,並且盡快消耗掉系統內的超額準備金,我們要考慮到,美聯儲和市場的僵持局面可能延續下去。這期間可能有很多短暫的「停火」,但在美聯儲耗盡大量超額準備金、或者採取其他行動讓QE不再威脅市場和實體經濟以前,不可能出現過去常見的順利經濟復甦。
 
上週華爾街見聞文章提到,德意志銀行認為,美股可能已經開始進入調整期,但由於全球、尤其美聯儲的儲備急劇減少,美股恐怕還會大跌。其認為,美聯儲正陷入政策錯誤的危險之中,全球資本市場接下來會發生的事情無異於一場被操縱的潰敗,而這種有預謀的行動被美聯儲所推動,唯一的解決之道就是通過財政刺激「實實在在撒錢」。
 
辜朝明:利率正常化是聯準會最大挑戰
 
全球財經情勢已到一個新的轉捩點,聯準會的升息動態眾所矚目;QE 如何退場,成為全球央行共同的難題!《財訊》特邀日本首相的前經濟顧問辜朝明,解讀全球經濟情勢。
 
現在,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奇怪的年代,在一個資本主義社會中,資本是非常重要的,但卻有很多地方利率還是零;假如資金的利率是負的,那就更完全背離了資本主義的精神。包括美國、日本、歐洲以及英國,都挹注很多資金到市場,可是,他們完全沒有通膨問題,甚至還在擔心會不會通縮,這也完全背離了教科書的歷史經驗。
 
在經濟學的理論中,貨幣基數、貨幣供給量和放款金額,三條線的趨勢應該同步。在 2008 年雷曼兄弟倒閉前,的確是亦步亦趨;可是,現在完全不是。
 
以美國而言,過去 7 年貨幣基數增加了 365%,貨幣供給量增加了 55%,但是銀行貸款只增加 13%,金額非常有限。這意味著中央銀行雖然挹注很多資金進入銀行體系,卻沒有真正進入實質經濟體系,所以通膨根本沒有增加;換句話說,這些流動性沒有進入實質經濟,美國如此,歐洲也是一樣。
 
沒人借錢經濟很快會崩解
像歐洲央行雖然也祭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E),可是民間貸款比 2008 年還少 2%,難怪歐洲經濟如此疲弱,且還在降息。再看日本,在政府祭出史上最大量化寬鬆 4,900 億美元後,目前民間貸款還是衰退。日本從 1985 年進入泡沫期,1985 到 1990 年泡沫不斷擴大,三條線走勢開始分歧,央行被迫量化寬鬆,但是,銀行對於民間的放貸卻萎縮、沒有成長,現在通膨又來到零的水準;換句話說,量化寬鬆無助於增加市場資金需求。
 
為什麼會這樣?就是因為泡沫破滅了。在泡沫擴大期,民間舉債購買資產;泡沫破滅後,資產價格下滑,負債並沒有改變,許多人會因而破產。因此,大家開始去修復他們的資產負債表,開始還債,不管利率有多低,他們都不會去借錢,只會想盡辦法還債,這時也不會有銀行借你錢。
 
一般來說,金融業會把存、放款給需要的人,如果想借錢的人較多,利率就會提升;如果借錢的人少,利率就會調降。一旦泡沫破滅,許多借款人破產,大家都在還債,沒有人要借錢,貨幣流不出去,即使利率為零,還是沒有人要借錢;此時如果再不採取移動,經濟很快就會崩解。
 
日本 1990 年泡沫破滅後,直到 1995 年央行才瞭解到經濟出現危機,把利率從 8%一路降到零,還是沒有人要借錢,這是過去從來沒有發生的。整整 10 年,日本企業忙著修補自己的資產負債表,到了 2005 年終於又開始借錢,可是後來發生雷曼兄弟倒閉事件,日本企業又開始保守,於是陷入目前的困境。
 
不過,日本 GDP(經濟成長率)卻從未跌到泡沫前的水準,因為日本政府把這些錢借來花掉了。如果民間消費剩下 900 元,加上日本政府借了 100 元,等於 1,000 元又流入了經濟體,所以這段期間,民間的確在還債,可是日本政府拚命去借錢、花錢,才得以讓 GDP 維持不墜。
 
從日本的經驗可以學到,如果遇到這種少見的經濟衰退,政府必須借錢,才能維持經濟繼續發展。
 
安倍經濟學有三支箭:貨幣寬鬆、財政刺激措施、結構性改革。我要提醒大家,結構性改革絕對是漫漫長路,很久才會看到成效。例如美國雷根總統,從 1980 到 1988 年,推動供給面改革,包括大幅修改稅制,同時鬆綁法規,但雷根經濟學花了 12 年才發酵。安倍若推動結構性改革,進而提振日本景氣,還需要很多時間。
 
安倍經濟學出爐後,臺灣朋友問到臺幣貶值也有效嗎?我相信的確有幫助。不過,日本是外貿赤字國家,也有很大的財政赤字,這與臺灣截然不同,臺灣人民非常勤奮,擁有很大的外貿順差。一個外貿赤字的日本,讓日元貶值不會有人抱怨;可是臺灣有龐大的外貿順差,如果讓臺幣貶值,其他國家和地區會抗議,這就是臺灣和日本最大的差別。
 
日元再大貶機會不大
現在日本外貿赤字金額非常可觀,不過隨著日元貶值、油價下跌,赤字正在逐漸縮小,接下來日元貶值幅度不會太大。未來如果進一步貶值,最主要是因為寬鬆貨幣政策,可是我覺得日元再大幅貶值的風險,已經少很多了。
 
過去美國家庭很喜歡借錢,在網路泡沫年代,他們沒有存錢,還借了很多錢;現在完全不一樣,雖然利率是零,但每個人都在存錢。實際上,現在美國人的存款總額佔 GDP的 7%,這種脫胎換骨的轉變,也造成經濟沒有完全恢復元氣。
 
在雷曼兄弟倒閉的頭 2 年,現任聯準會主席葉倫和前主席柏南克,他們都有看我的書,之後便瞭解美國和日本的問題一樣。美國大聲疾呼,不要只想削減財政赤字,雖然美國差一點掉落財政懸崖,政府差點要關門,可是現在大有起色了。美國企業正在修補資產負債表,又開始借錢了,雖然金額有限,但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經濟比其他國家好,因為美國記取日本的前車之鑑。
 
歐洲在泡沫年代,很多國家、民間負債嚴重;不過泡沫破滅後,他們民間部門儲蓄金額都非常可觀。西班牙,葡萄牙和義大利,儲蓄佔 GDP 分別是 6.8%、6.5%和 6.3%,但是歐元區規定,每個國家借款金額不能超過 GDP 的 3%,德國人自己遵守,也要求其他國家遵守。現在歐元區民間部門儲蓄金額高於政府預算赤字,每個國家都想削減財政赤字,於是紛紛掉落財政懸崖,難怪歐洲經濟表現如此差。
 
接下來要擔心的就是葉倫,她希望逐步將美國利率政策正常化。過去 7 年,聯準會增加大量銀行準備金,貨幣供給迄今成長 17.6 倍;如果按照教科書的說法,大家開始借錢,銀行有這麼多準備金可以放款,那麼通膨可能會走升到 1700 個基本點,這也是為什麼聯準會考慮現在升息的原因。
 
可是,美國現在根本沒有通膨問題,為什麼葉倫要升息?她知道,一旦民間開始借款時,通膨率可能飆高,要及早處理這些超額準備金;因為一旦市場認定聯準會動作太慢,利率一定會快速飆高,一切就玩完了。現在美國沒有通膨問題,也沒有通膨增溫壓力,不過聯準會已比市場預期的更早採取移動。
 
QE 怎麼退場考驗很大
事實上,全球推動量化寬鬆的央行,都面臨相同的問題。今年 4 月,葉倫提醒市場要有心理準備,接下來長期利率會走高;主要是之前聯準會買了大量長天期債券,他們要逆向操作,賣出長天期債券,讓長期利率走升。這是美國、英國、日本以及歐洲都必須面臨的挑戰:如何讓量化寬鬆順利退場?在民間資產負債表修補完畢後,這是一大挑戰。
現在葉倫必須讓利率正常化,逐步恢復到 3.75 的水準。不過,這是人類從未遇見的狀況,央行一方面要減少銀行的準備金,同時又要升息,兩者調整的幅度都必須非常大。
 
現在還沒看到美國長期利率走升,但問題已經發生了,只是不是發生在長期利率,而是美元匯率。美元大幅走強,強到讓產業和股市幾乎快承受不住,不久前,美股比日股多出快 2000 點,但現在已被超越,就是因為美元匯率的關係。
 
我記得葉倫剛被提名主席時,我曾問:「你有看過如何讓量化寬鬆退場的文獻嗎?」她說沒有。就學界來說,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讓量化寬鬆退場,市場人士不知道,聯準會也沒有經驗。好像是瞎子摸象,一群盲人想要在山洞找到出路,但是摸來摸去,不知道該走往哪個方向走?因此,可以預見接下來市場一定會有更多的波動,這是前所未見的情形。
 
不管如何,美國要想辦法讓量化寬鬆退場,即使市場會無所適從,但這將會影響實質經濟。我的想法還是可以享受的時候就儘量享受,否則等它退場,日子就很苦了!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