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奇、趣、妙、識
退休生活點滴
Sidddney Chen
資料提供者
2016年4月20日

退休生活點滴

 

毅奄

 

本文作者現齡72歲。曾任苗栗高中、台南二中、花蓮師專校長,教育部參事,教育部中教司司長等教育工作。嗜好,閱讀書籍、書法等。目前最快樂之事乃含飴弄孫。

 

民國七十六年八月,我服務公職四十二載,年滿六十五歲,服務機關依照《公務員退休法》的規定:命令退休。退休生活,逍遙自在、多采多姿,七年以來,有如倒吃甘蔗,愈來愈甜。

 

痼疾纏身揮不去,猶有閒居二十年

 

退休之前,有位長輩送我一幅條幅,上書:「出處依稀似樂天,敢將衰朽較前賢;便送洛社休官去,猶有閒居二十年!.好個「猶有閒居二十年」,立刻使我興起了「有為者亦若是」的念頭。原來。我在民國五十年得了糖尿病,六十年得了高血壓.六十八年又發現膽固醇過高和三酸甘油脂太高,在痼疾接二連三地纏身之下,與病魔博鬥了二十五年,身心正感疲憊。

 

退休之後,我把「養病」列為第一要務.採取「藥物」、「食物」和「運動」三管齊下的治療方法,加上老伴的悉心護理,總算把漏服和不準時服藥的錯誤,減至最少;堅持少吃和拒絕不吃某些食物的次數,逐漸增加;晨間慢跑和睡前甩手的運動,持之以恆。療效因之大增,病情始告穩定。

 

弄孫弄爺何必辯,俯首甘為孺子牛

 

退休的人,自古以來就有「含飴以自甘,弄孫以為樂」的慣例。對我而言,「弄孫」除了是人生樂事之外,又是從公務繁忙順利過渡到無所事事的潤滑劑。

 

我有二子一女,第三代共有五人,依序是:大外孫、長孫女、小外孫、次孫女和長孫。除了長孫女及長孫隨次男旅居美國外,其餘均住台北。我退休時,人外孫剛滿五個月,正是「弄孫」的好時機,其後小外孫和次孫女相繼出世,更增加我「弄孫」的頻率。不過,當嬰兒長成幼兒時,形勢就漸漸轉變了。我和三個孫子女分別台海西班牙鬥牛,他們總是要求互易角色,「小牛」東奔西跑,毫不在乎;「老牛」來回衝刺,往往累得氣如牛喘,甚或不支倒地。你說:這是「弄孫」還是「弄爺」呢?

 

親情友情無價寶,定期聚首不嫌多

 

親情、愛情和友情是人生無價之寶,到了晚年,親情和友情似乎又顯得特別重要。兒子和女婿的住家,雖然距離我家都在四百公尺半徑範圍內,平時卻雞得一見。我們好像心有靈犀,群以星期天為「天倫日」,到時如無其他事故,就各帶全家人小,來我家團聚,共享天倫。通常,孫輩以客廳空地及奶奶臥室為玩樂的場所;老伴、媳婦和女兒以餐廳圓桌為談心或工作的地方;我和兒子、女婿,慣例坐在客廳沙發上,或議論國是,或月旦人物,或敘述奇聞,或觀看電視,不一而是。我在長成的過程中以及步入社會後,結識了許多同學、同鄉、同事、老師、長官、親戚和朋友,這些女士及先生們,構成了一幅我的人際關係網狀圖。任公職時,固然時有過往;退休在家,經常也有連繫。從二週一次、一月一次、二月一次乃至於一年一次的定期聚會,以及臨時靈活邀約的不定期聚會,每月總有數起。見面時總是噓寒問暖、有說有笑,氣氛極為輕鬆,情誼隨之深長。

 

藏書手來經我讀,窗明几淨且琢磨

 

我的書房,四周擺滿了大小、高矮不盡相同的書架,架上陳列了一千冊的圖書資料和百數十卷的非書資料;窗前行一張三乘四尺的書桌和一把太師椅。去人房中.窗明几淨,滿眼圖書,輒覺書香來襲,令人心曠神怡。這些書籍,大部分是我購自書肆及各方贈送所得,一部份是內子的購藏,還有極少部分是兒女在大中學校肄業時的教科書和參考書。其中經我過目的,約佔百分之五十強;未讀過的,以內子的三百冊小說為大宗。這批小說,從世界文學名著到無毛小卒的作品,包括歷史的、推理的、愛情的、偵探的、武俠的…,可以說是應有盡有,使我對於「退休人員守則」之一一一「看看小說的實踐,不費分文。只是我看小說有「研究琢磨」的癖好:既要欣賞它的文筆,也要評鑑它的結構,更喜歡預測重要情節的發展。根據我的經驗,有些小說,文筆生硬、破綻百出,令我無法卒讀;有些小說,離經叛道、荒謬絕倫,使我血壓上升;有些小說,主題正確、文筆流暢、結構嚴謹、情節動人,便有深獲我心之感,而為之浮一太白。

 

隨心所欲不逾矩,四時佳興與人間

 

我退休後的第三年,那位長輩又送我…幅橫披,上書:「無求於人,斯福;無取於人,斯寓;無損於人,斯壽。」這幅古人安身立命的準則,我便懸諸書房,以示永誌不忘。由於朝夕相對,念茲在茲,久而久之,不但毫無求人、取人、損人之念,反覺國家社會、師長親友、厚我實多,而有感恩圖報、回饋社會之心。這種心意見諸於事的結果,又使我靈明一片。天君泰然;自覺大成至聖先師所說的「隨心所欲不逾矩」,業已身歷其境。

 

現在,我日常致力的,是如何摒棄物欲的追求,提升人生的境界。儘管我不忮不求,無憂無慮,與人為善,與世無爭;總覺心體未有廓清,纖弱仍留不去,還需不斷突破,不斷精進。宋儒程顥詩云:「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白;靜觀萬物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間」雖不能至,心嚮往之!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