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回應 : 0
1.2.50合論
雜談讀書
王懷雪
大學資深政治學者
2016年5月18日

紙的媒介逐漸衰落,網絡媒介日趨普遍,現代年青人讀書之機會愈來愈少。有人認為將來電子書會取代紙質書;不過,紙質書雖然末落,但是電子書會否興盛,卻是另一個問題。網絡媒體本質上不利於長篇大論的敍述,年輕人把弄手機,可能祇會閱讀一兩篇精簡的文章,加上網絡資訊實在太多,要完全吸收也不切實際。要年輕人逐頁逐頁地去「閱讀」一本數以百頁計的電子書,也是難以想像的,我對電子書也不樂觀。

 

在我成長的時代,讀書幾乎是唯一的樂趣,也是最大的樂趣。在閱讀的書籍中,常常碰到一些著名學者如梁啟超、胡適及魯迅等人,談他們的讀書心得,那些是必讀書以及讀書的方法等等。

 

印象最為深刻的一篇是魯迅談讀書的文章。大意是說讀書最好少讀中國書,盡量多讀外國書。讀中國書令人頹唐,不思作為;而讀外國書則令人振奮,準備在世間上作一番事業。這是典型的魯迅對中國文化的cynicism。後來我雖然不曾受到他的cynicism的影響,但是對我後來讀書的方向,卻有重大的影響,總的來說,至今為止,我讀英文書多於中文書的。從中四開始,我就開始讀西方的名著,其中一本就是「羅素自傳」(The Autobiography of Bertrand Russell)精裝本共有三冊,在六十年代末期,每冊十五元左右,當時我的零用錢是每月二十元而已。

 

有些學者認為讀書有精讀及略讀之分。我認為現代人時間有限,資訊泛濫、精讀要多讀幾次,實是祇是說說而已;大量的書籍祇是讀一次而已,不過,青少年時期,記憶力強,讀一次已歷久不忘了。

 

有一本書我至今共讀了三次,是讀得最多次數的一本書,就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科學的哲學家之一Karl Popper(波柏爾或波普)的《開放社會及其敵人》(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我中六時讀了一次,第二次是大三時讀的,後來在寫碩士論文「波柏爾的知識論」時,再讀了這本名著一次。這本書對我的影響巨大,基本上奠定了我的基本人生價值、社會發展史觀及科學方法觀等等。

 

現代的學者,把整本書閱讀的機會愈來愈少,因為撰寫學術論文,根本不需要讀完整本書籍,他們祇是抽取若干篇章來讀而已;其次他們參考的大多數是學術期刊的文章,書籍變得不重要了。再者,現代學者合著的機會愈來愈多,每位祇寫一篇大文章的細小部份,閱讀整本書籍的機會更少了。

 

不過,我自己從大學時代開始,就保持了一種習慣:一旦有意閱讀一本自己有興趣的書,就一定要把它整本讀完。我曾經看到台灣著名作家李敖說過,一本書不必每次都要讀完,因為一個壞雞蛋,不必整隻吃完。問題是,書不是雞蛋。一本書是作者的心血,寫書是有結構的,有引論、論述、例證及結論等,一部份不佳,不一定妨礙其他部份的可閱讀性;其次,閱讀寫得差勁的部份,對閱讀者也有裨益,可指出整本書的結構性缺陷。最重要的是一本本的把書讀完,可訓練自己「整體性」的思考力,對該本著作中心思想掌握更深,對自己裨益更大。讀完一本好書後,其歡樂的感覺是不可言傳的。

 

我記得以前大約每年閱讀三四十本書左右(不計算期刊、雜誌、報紙及文學書籍),近年因為視力轉差,大約每年約十五本左右。

 

《完》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