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 8168 回應 : 0 | ||||||||||||||||||||||||
比較滿意的文章選集(1508)![]() 王文彥怡居地產常務董事及
中原地產創辦人 2023年6月12日
故舊之言,但不失時效(10) (原文發表於2021年8月18日)
都是因為少讀中國歷史 (原文發表於2013年4月30日) 香港政界人物,一般都不大精通中國文史,公開發言每每笑話百出。
我過去因此一再敦請香港高官(特別是特首)及政客多讀一點中國歷史。能這樣,最低限度有幾個好處:
大概是人微言輕,我的善意提醒似乎從未蒙一眾高官及政客垂聽,而他們的失言、失行及拋錯書包繼續一再發生,最近的例子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
立法會財委會4月24日召開兩小時緊急會議,討論特區政府要求撥款1億元予四川省政府,支援廬山地震救災,然而最後因多位議員未發言,議案未能表決。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對此表示失望,強調「港府捐1億元對廬山祇屬杯水車薪」。
「杯水車薪」乃出自《孟子˙告子上》:「仁之勝不仁也,猶水之勝火。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意謂仁的力量很大,它可以像水消滅火一樣去消滅不仁的事。但是當今行仁的人並沒有真正全心全意去做,力量當然就小了。就好像祇拿一杯水卻想要滅掉一車子薪柴所燒起來的火,怎麼可能辦得到?於是不但消滅不了不仁的事物,反而助長它們的氣燄,最後還會弄到自己被滅亡。這個成語比喻力量太小,無濟於事。
林鄭用「杯水車薪」這個成語來比喻港府欲捐的1億元,豈不是說捐1億元錢太少,對廬山災民無濟於事?既然如此,林鄭為何還要為這個動議保駕護航,極欲財委會通過?而財委會通過又有何用?
林鄭其實是用錯成語,用「九牛一毛」才對,「對」亦應改為「給」。果如此,她那句名言變成「港府捐1億元給廬山祇屬九牛一毛」,意思是說港府坐擁天文數字的儲備,捐1億元,小小數目而已,尊貴的財委會議員何需多慮!用對成語,發言鏗鏘有力! E-mail : dennywongmy@yahoo.com.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