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千禧大疑案 II
論中國經濟之平衡發展與資本累積(1)
梁海國
2016年9月23日

發展的意義及所需的條件

 

最近《人民日報》社論檢討了有關在四個現代化中的投資與經濟政策,指出現在的中國不應以鋼鐵或煤的產量作為最重要或唯一的經濟成長指標。並且強調了更重視輕工業及農業的發展,突出了按比例發展的需要。在此之前,中國四個現代化計劃所帶給人們的印象是偏重於軍事和重工業的發展。中國所派遣到外國訪問的代表團中亦以學習外國先進的重工業科技為其主要目標;對於輕工業與農業的發展,在四個現代化計劃中似乎缺乏了一套具體的方案。現在提出按比例發展的方向卻帶來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按什麼比例呢?那個比例是如何定下來呢?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蘊藏了一套具深意的經濟發展理論。

 

在未考慮發展比例之前,讓我們分析一下「發展」這兩個字的意義和發展所需要的條件。

 

經濟發展包涵人力資源、社會組織和政治結構之轉變。為避免問題擴展得太廣闊而使討論流於空泛,本文所談論的「發展」只限於「成長」意義之內。成長是指整個部門的總產量增加。鋼鐵是屬於重工業部門,鋼鐵的產量增加造成了重工業部門的總產量增加,這是一種經濟成長。

 

要增加生產量有幾種方法—— 1)把未利用的經濟資源投入生產;(2)改變經濟結構使資源能更有效地利用;(3)科技的改進;(4)累積資本,從事生產工具的投資以增加生產力。本文暫不討論前兩項的因素,主旨集中在探討資本的累積和平衡發展關係之上。

 

要能有一個充足的資本累積,包括國內累積和國外投資都不能忽視市場的因素。如果所投資的部門其產品需求不大,部門的產品無法推銷,投資便會變得「血本無歸」,結果是造成資本無法回籠,使國家可累積的資本減少,拖慢了整國經濟成長的速度。從外國工商業投資者的立場出發,資金回籠慢或是虧本的投資是一種失敗。這些失敗會令到國外投資者面對中國市場而「裹足不前」。如此,一樣地會拖慢中國四個現代化的步伐。

 

投資的興趣和投資所得到的報酬皆決定於市場的規模。不單在一個經濟體系中是如此,就算一個被隔離了的個人亦會如此。

 

西方經濟學中常用魯賓遜的例子來說明—— 在荒島漂流的魯賓遜在一天早上拾到了一個從海水中漂來的木箱,木箱中有二三百口釘子。魯賓遜希望利用這些釘子釘在樹上,替他張開魚網;同時利用一些釘子來修築一所房子,一個儲物箱等。為了方便工作,魯賓遜發覺最好的是先製造一個簡單的鎚子,以後釘起釘子來便可以得心應手了。但是如果魯賓遜得到的只是二三口釘,而非二、三百口,他很自然地不會去造鎚子,他會隨手在地上選一塊體積相當的石頭當作鎚子使用了。

 

馬寅初提出的方案

 

在這個例子中,說明了投資的興趣和投資的價值在於產品是否有足夠大的市場。市場的規模並非決定於國家版圖的大小,或是人口的多寡。中國和印度在這兩方面都十分值得誇耀,但這兩個國家皆非多數產品的良好市場。

 

決定市場大小最重要是市場的承接力。換言之,市場中消費者(同時是生產者)的生產能力。市場中人民的生產能力低、入息少,決不能有效地購買在市上推銷的貨品。

 

如何使中國的重工業部門能有足夠大的市場呢?那就是提高輕工業和農業的生產力了。因為農業的發展,生產力的提高,使農村人口收入增加;一方面可以造成資本的累積,從重工業部門購入拖拉機、抽水機和貨車等產品,如此便成為了重工業部門產品的重要市場。同時,由於農村收入的增加,對於輕工業製品,如紡織品和收音機等皆有很大的需求。隨輕工業的發展,更會對重工業部門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市場。舉例說,中國國內對紡織品需求殷切,國內紡織廠便應考慮添置裝備,擴充廠房—— 向重工業部門購買紡織機。在另一方面,由於工業部門的發展,工人收入隨生產力的增長而增加,同樣地提高了對農產品的需求。這樣的發展模式可為各部門產品提供一個龐大的市場。產品有銷路,然後可以累積資本,重新投資。早在五十年代,中國經濟學家馬寅初已提出類似的發展方案。但可惜直至現在,中國依然未能了解其中道理,只執重工業的發展而忽視了輕工業和農業的重要性。在此不妨再強調,市場的大小最重要的是市場中消費者的收入(亦即生產者的生產力)之高低。人口多不一定能提供一個良好的市場機會。

 

- 待續 -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