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馬國湘與中國古建築
徽州古民居印象
諸成
於上海
2017年8月8日

清澈的龍子湖水倒映著粉牆黛瓦

綠樹藍天映襯下的古民居,如詩如畫,賞心悅目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這是明代戲劇家湯顯祖對徽州的讚美。

 

徽州之美,美在徽州的文化:徽學與藏學、敦煌學並稱為中國三大地域文化,燦爛光輝,光耀中華;徽州之美,美在掩映於青山綠水中的粉牆黛瓦。

 

自有千年古韻的徽州古民居,令人魂牽夢縈,至今讓人癡絕:粉牆黛瓦,飛簷戧角,層層疊疊的馬頭牆,或隱現翠青山間,或倒映清溪湖面;山環水繞,鐘靈毓秀,詩情畫意,怡人棲居,賞心悅目,養心養人,直抵人的心靈。我感覺那才是心目中夢想的家園。

 

徽州民居、祠堂、與牌坊,一道被譽為“徽州古建三絕”。它集徽州山川風景之靈氣,融風俗文化之精華,風格獨特,結構嚴謹,雕鏤精湛,是古人的智慧結晶,是領悟歷史,滌蕩心靈的人文讀物,可以給探訪的人們以美感,以知識。

       

探訪徽州古民居,首先可以從徽州古民居的外觀風貌來賞析其極具鮮明地方色彩的建築風格。

 

徽州古民居造型豐富,講究韻律,色彩素靜典雅。“粉牆黛瓦馬頭牆”是其典型表徵。“入歙、休之境而遙望高牆白屋”,早在晚明時期,就已然是徽州村落的獨特景觀。

 

粉牆黛瓦,黑白相間,徽州古民居的外貌古樸清雅,像水墨畫一樣明快、清新、自然、淡雅。大面積的白牆,青黑色屋瓦,簡單的黑白兩色,塗抹了徽派民居獨特的氣韻與意趣。

 

高牆封閉,馬頭翹角,古樸素靜的白牆,夾巷而起的馬頭牆,高低起伏,連續交錯,增添了更多層次與厚重深沉的美感。馬頭牆高出屋脊,在蔚然的天際勾勒出優美的層次和韻律。夕陽的餘暉下看徽州民居更有一番味道。

 

探訪徽州古民居,還可從其內部佈局結構和精美雕飾來品味其豐富的人文內涵。

 

日本建築學家茂木計一郎在《中國居民研究》一書中這樣描寫徽州傳統民居:

  

穿過飾有精巧磚刻門罩的大門進入室內,令人吃驚的是,從上面射入明亮幽靜的光線,灑滿了整個空間,人似乎在這個空間裡消失了。

  

與入口相對的是一塊橫臥著長石板的地面,稱作天井。站在這裡仰視,四周是房檐。天只有一長條,一種與外界完全隔絕的靜寂彌漫其中。底層正中有開敞的大廳,向著天井開放,這是“堂”。木質柱、梁和牆壁,以及有精細雕刻的門窗在暗中發光。堂中央壁上掛著畫、對聯,裝飾著花瓶、鏡子、盆景等,格調高雅。天井和堂渾然一體,這是內外起居室。這種共有空間,以及古樸的雕刻裝飾,在西歐、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的住宅裡都沒有經驗過,而這正是徽州民居的魅力,也令建築師們大開眼界。

  

到訪徽州古民居的人們,都會留下這樣深刻的印象。

 

步入徽州民居室內,首先見到的是天井。

 

天井是具有徽派建築特點的元素之一,堪稱徽州古民居的神來之筆,是民居的靈氣與亮點之所在,可“晨淋朝霞,夜觀星斗”。其具有獨特的通風採光、收陽泄雨的功能,在整個建築佈局中處於核心位置,對各個建築組合起到了組織和連接的作用。它的組合形式和比例、空間的變化,豐富了宅居的空間感受,在建築平面佈局中彰顯了開合變化的結構美。按風水理論,水為財之源,徽商忌諱財源外流,天井能聚集屋面雨水,名曰“四水歸明堂”,以圖財不外流的吉利。

 

徽州古民居精美的內部雕飾是一大特色。如果說徽州古民居的外貌似一幅水墨丹青,那內部的雕飾則可以說似一幅典雅精緻的工筆劃。

 

歷史上徽商內斂,他們賺錢回家大興土木,光宗耀祖,但在建築形制上又不敢張揚,房屋的建築規格一般不會逾越封建等級的規定,於是就在裝飾上下功夫,重金用在建築的細部裝飾上,從而造就了“徽雕三絕”極高的藝術品味。徽州古民居的木雕、磚雕、石雕並稱徽雕“三絕”,其內涵極為豐富,題材包羅萬象,在中國建築史上別具一格,飲譽海外。徽州民居的各個部分主要是門樓、門罩、梁架、窗柩、欄杆、欄板等處,都飾以各類雕刻,徽雕三絕藝術,就集中體現於這些地方。平雕、浮雕、圓雕、鏤雕技法,展現了極高的技藝之美,是徽州古民居獨特藝術精華之所在,凝結著彼時“徽人”特殊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觀念。寓教育而燦爛文明,聚藝術而雅俗共賞,細細品味,便可以感覺蘊涵其中的、豐富的徽州古民居的人文內涵。

 

徽州古民居是文化的,只有用心地走過,並賦予徽州的心境,才可為你開啟那扇塵封之門,得以欣賞徽州古民居的古雅與精美,感受徽州人所獨有的人文精神和深厚的文化積澱,體味徽州文化的儒雅與深邃。

 

賈而好儒的徽商,根植于儒家文化、新安理學的歷史背景,文化品位、生活品位高,在建築中注入了自己的看法,創造了粉牆黛瓦馬頭牆為重要符號的徽派民居。他們尊重和融入當地山水,創造最佳人居環境,努力實現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用獨特的建築語言,將人類居住文化在徽州地域發揮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

 

走進徽州古民居,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和浮躁,自己的心變得簡單和寧靜。踏在古老的青石板路上,我頓感那寫滿歷史的粉牆黛瓦間散發出的古韻氣息,餘韻悠遠,讓人回味無窮。

 

 

附:照片說明

  

旭日東昇,朝霞滿天,古民居沉浸在曙光中

 

粉牆黛瓦,白的牆壁,青黑的瓦。這個“粉”不是粉紅的意思,而是白粉之意。現多指江南水鄉、尤其是牆面以白堊粉刷,牆頭蓋以青瓦兩坡牆簷的徽州古民居。

 

銀裝素裹,粉牆黛瓦,分外素靜典雅

 

綠樹花叢掩映中的粉牆黛瓦

 

馬頭牆,又稱封火牆,是徽派建築山牆所採用的形式,特指高於兩山牆屋面的牆垣,因其形狀像似馬頭,故稱馬頭牆。馬頭牆層層疊疊,疊數可多至五疊,甚至更多,故俗稱“五嶽朝天”。

 

 夕陽餘暉下的馬頭牆更顯遒勁,幽幽之間,天地飄渺,竟會有如幻的感覺

 

 

複建中的徽州古民居

 

 

“四水歸堂”的古民居天井剪影

 為了解決冬季較冷,雨天潮濕之缺陷,馬國湘先生在天井上加了可以開啟的玻璃蓋

 

回廊掛落花格窗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