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好文共賞
西方對外援助了這麼多年,為何總失敗?(1)
董佳寧
2020年10月19日

109日,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和平獎與科學類獎項不同,經常出現爭議,原因是更容易受到意識形態,和國際政治方面的影響,客觀程度有限,比如美國總統奧巴馬,任期內打了好幾場戰爭,結果還是得獎了;再比如昂山素季,我們之前也談到過她。

今年給聯合國糧食署頒獎爭議會比較少,這個組織為解決全世界的糧食安全問題,做出了很大貢獻。糧食署的工作主要分為幾大方面,緊急援助、救濟與重建、發展援助和特別行動。他們活動於戰爭衝突和自然災害的一線,為受害者提供糧食援助。今年新冠疫情蔓延,糧食計劃署更是受到了挑戰。

西方各國在二戰後,對於第三世界援助力度非常大,有糧食、有錢、有物、有教育、有建設,為什麼援助效果還是不明顯?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個話題。第一部分的內容,就先帶大家了解一下現狀。

從冷戰結束到21世紀初,西方國家對外援助已經高達2.3萬億美元,這錢真的不少了。可是這些錢並不能真正落到貧困人口頭上。比如,2005年,美國國際開發署撥款8000萬美元,是聯合國發起的一個項目,在非洲開展的“遏制瘧疾計劃”。但美國參議院的調查委員會卻發現,只有5%的預算被用來購置蚊帳,1%購買藥品,其餘絕大部分經費,用在了兩處:開發署自己,還有開發署高薪僱用的援助顧問。

一支抗瘧疾藥物,只要12美分,相當於八九毛人民幣,可以將瘧疾的死亡率降低一半。一頂蚊帳,4美元就夠了,也能顯著降低染病風險。但這麼簡單一件事情,花了這麼多錢,還是落實不了。2018年,全球約有40萬人死於瘧疾,其中2/35歲以下兒童。

再看糧食問題,全球1/9的人吃不飽肚子,1/3的人營養不良。今年疫情蔓延,遭受嚴重飢餓的人口會增加一倍,達到2.65億人。聯合國糧食署已經做了不少實事,在他們的努力下,全球飢餓人口,比上世紀九十年代減少了2.16億。糧食署還有不少落實到基層的項目,比如學校營養餐計劃,已經持續了半個多世紀,每年惠及2000多萬兒童。

儘管如此,現狀仍然不樂觀,貧窮問題還是沒解決,飢荒更是每年都會出現,造成巨大的人道主義危機。然後聯合國的相關組織開始進駐,提供各種援助,同時西方國家站出來說,我們已經關注了,已經捐了多少多少錢,收穫一片觀眾的掌聲。第二年,劇本再重演一遍,觀眾再感動一次,如此往復。

不是善款不夠,也不是物資不行。扶貧是個很複雜的問題,計劃不全面是不行的。有些看似很小的,在“洋帶人”眼裡不值一提的問題,反倒是提高民生的最大阻力。比如,物資是不會自己長腿的,這些都依賴基礎設施,依賴鐵路、公路、橋樑。沒有這些,聯合國的糧就只能留在發達地區,下不到貧困的村鎮;沒有通訊設施,社會的組織度上不去,沒有網絡,信息公開就難,透明度不夠,錢很容易去向不明。在基礎設施差的地方,不光路、通訊不發達,民間的醫療設施也幾乎為零,治病靠巫術,靠“跳大神”,這能指望他們拿著疫苗,搞科學防疫嗎?

 
 
 
 
 
 
~  待續  ~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