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好文共賞
革新的通識課程增加學習空間宜早推行
張民炳
2021年2月9日

爭議多年的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和教材問題,官方終於有了初步的解決方案。教育局於二月二日向各中學發出通函,公布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中文、英文、數學、通識教育)的課程和評估,並向學校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問卷調查,了解學校對優化方案的看法,局方同時會為學校管理人員和前線教師安排簡介會,解釋優化方案和聆聽意見。

教育局指出,高中四個核心科目性質各有異同;有見及此,優化的方式亦不一樣,但都會維持每個科目課程的完整性,「以期為學生釋放空間及照顧學生不同學習需要,培養他們的全人發展及多元才華。」按局方的計算,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後,可釋放的課時概念上共約250小時,學校可配合本身的校情和學生的需要,透過整體課程規劃釋出更多空間,照顧學生的多元學習需要,例如增加一個選修科目,或更深入學習各科目、進一步參與「其他學習經歷」及全方位學習活動等。

為期一個月的學校問卷調查將收集學界意見,之後交予課程發展議會與考試及評核局轄下的四個核心科目委員會考慮。若方案獲接納,教育局最快可於本年九月開始的新學年施行,讓學生盡早受益於更大的學習空間。為配合優化的核心科目推行,局方亦承諾加強相關的支援工作,包括教師培訓,學與教資源等,讓教師作適當準備。

有關備受注目的通識教育科,諮詢文件提出三項主要的改革:一是中學文憑考試只設「達標」和「不達標」,藉此減低考試壓力;二是重整課程內容,由六大單元改為四個主題,取消「獨立專題探究」,從而釋放一百小時課時;三是有關香港特別行政區、國家與全球的課題,有更具體的學習重點,加上設教科書,有助鞏固學生的知識。

高中通識教育科由建議設立至實施階段,已經爭議不斷,但其時主政的教育官員無視教育界及社會人士的反對聲音,強推這個科目,並將之釐定為必修,必考和必合格的核心科目。然而,在課程內容的界定,教科書及教材制作、師資的準備、公開試的模式、科目成績的評核準則、學校對科目的掌握和應付能力等多方面都欠缺清晰的規劃,部署和監管下,這個全新的科目便草率上馬,多年來造成不少爭議,亦為學生帶來頗大的學習困難,當中摸着石頭過河和難於適從的情況,屢見不鮮。

任何課程改革都應以學生的教育利益為依歸,建議中的改革方案使學生從以往繁重而常常不着邊際的學習中「拆牆鬆綁」,既可更踏實地學取鞏固的科目主題知識,節省下來的時間更可以多選修如理工或體藝、文化等科目,或參加課堂外的活動,擴闊個人視野,從培育學生成長的角度看,方向是正確的。

教育界可能對課程改革引致的教師人手編排有所關注,在學校層面的課程規劃上,中、英、數三個核心科目約共減去250小時,學校行政層面最希望知道每科每星期削減多少課節,以便制定相應的人手編排及時間表。以通識科為例,學校每星期大約提供五節課堂教授;新學年的中四科目或許由五堂減至三堂,中四至中六三學年合計由250小時課擔減至150小時。如果擬每級四至五班計算,下學年中四總共減少不超過十堂,未來三年共縮減不多於三十節課。由是觀之,通識科課程改革帶來的人手精簡大概是一個至一個半老師,應該可以由其他科目及相關學校工作範籌所吸納。

諮詢文件的課程宗旨提出討論已發展成熟、更具事實基礎的當代課題,亦加深學生對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了解和認同。學習成果方面,學生首項是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和與國家的關係,相信這是改革後科目的重點。「一國兩制」下的香港關乎國家安全、「一國兩制」及基本法等法律,亦是新科目的重要學習範圍。另外,課題亦着重國家最新發展,與香港融合發展的規劃和政策,還包括大灣區發展,至於全球化亦着重傳統科技新發展,經濟全球化則學習新經濟發展。

有教育組織迅速抨擊是次高中通識教育科課程改革,對內容「感到震驚」,直指建議的課程大綱全面扼殺科目的「正反論證」、「多角度思考」等,只着重「讚美國家」,灌輸政治,評論更揚言日後前線教師的教學空間「等同遭受史無前例的收窄」,所持的理由是新科目只容許師生提及特定內容,或討論時只容許得出特定結論。

一直以來,通識教育科的一個重要弊病,是沒有官方審批的教科書名單,因而無法在有規範和事實根據的情況下提供教學教材。影響所及,教與學容易流於不着邊際,虛耗寶貴課堂時間,更不幸者,個別有政治立場的教師,可以透過歪曲的教材與觀點,誤導學生,使他們跟隨其政治思想與行徑,因而醜化科目。再者,以往若干年的公開試題目偏重政治,焦點放在社會抗爭活動,引起社會不少的回響,強烈要求整頓科目內容和相關的監管制度和人事。

通識科被認為強調「批判思維和能力」,部分學生對浩如煙海的科目範圍與內容沒有充分的掌握便被牽着進行批判,對課題和社會事情妄下結論,當中更有例子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壞份子煽惑,非法參與抗爭活動,透過「違法違義」的行動,以紓發心中的不滿。過去一年多的社會騷亂中,被捕的萬多名人士中,青少年佔了四成,這個警號是不容忽視的,有社會人士明言,年輕學生首要是充實基本學識,只有具備充實學養,才能夠有多角度思考,然後懂得理性批評。

中國已發展成為世界第二最大的經濟體系,部分西方的經濟專家亦先後表示,在十年內,中國大有機會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的經濟國家。香港特別行政區作為一個國際金融、商貿、航運和創科中心,年青人必須學習和掌握相關的發展,具備社會、國家和世界觀念,從而規劃自己的未來,藉着這些寶貴的機遇,在不同的領域作出貢獻。然而近年香港出現一種怪異的現象,凡對中國的發展和成就發表正面的言論,必然遭受一些別有政治立場的組織和人士所攻擊,醜化這些言論為向青少年進行「洗腦」,但他們對部分西方國家的劣行,例如種族歧視、暴力壓制示威者、煽惑他國的社會動亂、干預別國內政、發動貿易的單邊保護主義等,沒有半點批評,這種批判態度又是否公允?如果這些取態和手法透過一些偏激不公的教育界人士引入班房,對學生影響又會怎樣?

教授和研究內地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發展必須保持中肯和客觀,分析和結論務須基於事實和數據,對問題的批評不能從個人的政治立場出發,言論要有理性和理據,事實上,中國政府亦不諱言在廣大的疆土和十四億人口的管治上,問題難免出現,例如環境保護、民生、就業、貧富差距等,在「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大前提下,教師可以評論有關的情況,並引導學生作出不偏不倚的分析和建議,這樣的討論並不覺得會遵從什麼「特定結論」或「遭受史無前例」的空間收窄。

回到今次通識教育科改革的考評環節,諮詢文件建議中學文憑考試試卷二合為一,除了回答資料回應的短題目外,餘下的考核部分應採納新題型,選用多項選擇題。有資深通識教育科老師認為,從評卷參考觀察,這類題目比較淺易,學生只需有合理的溫習便不難達標,心理的壓力會減少。

在這個通識教育科的送舊迎新過程中,部分任教的老師或許需要一些時間去接受和適應轉變,於知識層面和心情上,他們都可能需要一些調整。在這方面,教育局與學校的領導團隊可以盡快作出妥善的部署,例如在教師的培訓、崗位的安排、教材的審視和提供、科目的考核和評級準則等領域上,讓轉接過程順利,學生早日受惠。

作者為香港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