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方略品評
改革區議會的目標:由愛國者治理,精準扶貧,改善民生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1年2月22日

去年全世界大事之一,是中國成功完成精準脫貧,聯合國有詳細報道。中國從9年前開始提出精準扶貧,其後進一步改為精準脫貧,後續又提出要防範返貧,顯示普惠善意,成效史無前例。

一向以來,各國的社會政策,大多只是建立安全網的概念,只為了防範社會動亂,並無真正幫助貧民之意。而中國的扶貧脫貧政策,更真實符合社會主義理念,融合中華文化的小康大同理想,志存高遠。任何以個人主義為基礎的社會和政黨,不可能提出這項不可能的任務,這是中華文化的優越性,令所有不存偏見的人都非常感動。作為中華兒女、具家國情懷的人,大抵都有這種領悟和感受:大國崛起,民族復興和國家強盛不是夢,身處這個人類命運共同追求和平發展的本世紀,不枉此生。

春節期間,本人回鄉祭祖,到祠堂看望,徘徊躑躅之餘,想到以下16個字 : 慈悲喜捨,永存忠孝;惜福結緣,長佑子孫。這理念與釋迦和耶穌的救世精神都十分吻合。精準扶貧,永久脫貧,防止返貧,是普惠布施,比較一般人理解的因果報應,在思想境界上更勝一籌。因為慈悲喜捨,惜福結緣,可以共建分享,以善制惡,以正抑邪。因果報應下的善舉,最終還是為私,共建共享的精神,所主張的是共同富裕,最終就是為公。所謂「天下為公」,是禮記第九篇《禮運》講禮的進化理想,最終要達到大同與小康的境界。

以現代社會政治學的語言來描述:政府要在社會和市場之間扮演協調的角色,三方互動。市場是無形之手,以私心為主導,各自為私。社會的公益機構,以公德為主導,都是為公。政府是有形之手,將市場及社會聯繫和協調起來,為了建設和發展。

一個好的社會,既要充滿活力,又要和諧有序。社會建設要以共建共享為基本原則,在體制機制和制度政策上,要有系統性的謀劃,從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特區政府要堅持關鍵一點:港人想什麼,就要做什麼。這是六大改革之一,即民生改革,的重中之重。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為,多一些雪中送炭,使各項工作都做到願望和效果相統一,讓港人感受得到。

香港的社會建構,其實相當完善和全面,主要是包括區議會、NGO、慈善機構、公益社團、專業組織、宗親會、同鄉會、工會、社會服務、青年工作、義工服務、弱勢社群關注组等各類民間組織。其中尤以區議會的機制,可供利用。要將其改革成為地區服務的主軸,關鍵是要由愛國者治理,在政府的體制內,改變其空泛談政治的性質。區議會由公帑支持,作為官方的紐帶,可以成為具體做實事的社會機制之一。問責的司局級官員,於社會服務方面其實經驗十分豐富,問題出在因循經驗主義,自以為現存制度行之有效而不思進取,又由於高薪,異化為懶政不作為。出路之一,是換人。

特區總體而言,相當富裕,今日的民生問題,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政府不可太倚賴市場,要避免過度自由放任造成貧富懸殊和分配不均。政府應以其有形之手,處理好活力和有序的關係,基本原則是共建共享,要從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要努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要做到這一點,需要變革單純的社會管理為社會治理,不斷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改進社會治理方式。社會治理是一門科學,應該重新培養特區政府的中層官員,建成一批專家型的公僕,用科學態度和先進理念,以專業知識,目光一致,建設和治理港人十分珍惜的特別行政區。黑暴動亂的教訓 (所謂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就是及時為港人敲响警鐘。估計特區政府將會及時進行整頓和改革,以新桃換舊符,以新人易舊人。

回頭再說內地的精準扶貧。因為工程浩大,有幾百萬縣級公務員參與。又因為是長期工作持續努力,改變了中國下一代人的價值觀念。港人依依北望,從中吸取養份,有機會將社會文化從重視個人權利和善惡報應的觀念,升華為重視公共道德和崇尚布施的觀念。在個人行為方面,普遍的抑惡揚善,將不是最動人的主題。最出彩的人生,將是布施捨得,幫助弱勢社群改善生活素質,幫助年輕一代改變思維方式,幫助私營機構重建公益意志。這不是傳統的教師指導學生,而是社會上先進人物的大面積言傳身教,以布施捨得為人生目標,去感動身邊的人。香港的大學校長,何不登高一呼,挺身而出,拍案而起,以此號召、呼喚年輕人?

現在是和平時代,無法簡單地繼承及發揚過去100年(1840-1949)為了民族救亡,十萬青年十萬軍的犧牲精神。現今在神州大地的扶貧脫貧,還有正在跟進展開的奔小康工程(加上去年的全國支援武漢抗疫),皆成功地啟動內地人民,特別是年輕一代的自願參與。在這個磅礡的全民動員中,有政府第2個100年(1949-2049)的目標,亦有豐富的社會發展歷程的基礎支持(建國頭30年的摸索和改革開放40年的經驗)。加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富裕的中國夢,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對中國的打壓(這又是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刺激中國人的志氣作為後盾。還有更加巨型及持久的「一帶一路」的構思,都會釋出中國人民勤勞勇敢的奉獻精神,可以成為年輕人崇高的價值和堅實的意志。

鄧小平早年「讓小部分人先富起來」,鋪墊了今天的扶貧脫貪和奔小康的價值。和革命戰爭年代的窮人幫窮人理念不同,今天是富人幫窮人。這更符合社會發展邏輯,又與國際的慈善公益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環保觀念,無國界醫生,聯合國維和部隊,以至人類命運共同謀劃和平建設發展,互相吻合。

總而言之,香港特別行政區要浴火重生,特區政府問責高層需從上述的高度審視自己,深刻理解愛國者治港的重要性,在包括民生改革的各方面,落實整頓和重組,改革區議會的構成和性質,從精準扶貧開始,讓港人耳目一新。前路維艱,寄希望於特區政府的嶄新作風。

 

 

 

文章來源: 點新聞 2021-2-21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