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 : 0
方略品評
優化西方經濟學,發展社會主義經濟學
關品方
前港府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
2021年11月16日

(原文發表於2021年11月14日)

西方經濟學從佃農論、地租論,到亞當史密夫古典經濟學、馬歇爾新古典經濟學以至凱恩斯宏觀經濟學,從1776年亞當史密夫的國富論到1936年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以至戰後以來盛極一時的芝加哥貨幣經濟學派,西方經濟學理論一脈相成,建基在三大前提性假設之上。

第一,人是理性的,更是自私自利的。人的經濟活動,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第二,市場是萬能的,商品具有充分靈活性,可以使供需關係達到最佳的動態均衡點,市場無需定量配給也沒有資源閑置,沒有超額供給或超額需求;第三,信息完整,人能夠掌握足夠信息使交易得以順利進行。信息獲得是迅速的,而且沒有成本。

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基礎,建築在私有制度上,支持自由市場,個人理性選擇,資本累積無限極,財富傳承家族化,反對政府過度干預,對政府建制和社會力量影響市場的反作用持懷疑態度。在研究方法上,着重証偽主義的普遍化、假定條件的多樣化、分析工具的數理化、研究領域的非經濟化、案例使用的經典化、學科交叉的邊緣化。特別是戰後76年來,鼓吹市場自由,肯定資本累積,不斷深化擴展,深入人心到跡近迷信的地步,人們潛意識地認為是絕對真理。

本人從事經濟活動和教學工作多年(專業分野是銀行和貨幣,金融市場產品和系統,國際金融管理,財務和會計),一直對上述西方經濟理論框架有若干保留,持批判懷疑態度。

西方經濟學現時如日中天,從大學課堂討論到社會實用操作,資本「民主」和市場「自由」的民間意識浸潤全球,以為放諸四海而皆準,認同是西方的一套神聖價值毋庸置疑。其實大謬不然。

馬克思對初期資本主義深入研究,考察批判之餘,1867年寫出資本論第一卷( 第二卷和第三卷分別在 1885年和1894年問世),以唯物辯證的思維方式,提出生產社會化必然導致生產資料高度集中和資本高度累積,在研究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 的互動特性,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辯證關係,在分析資本的運動特性和增值規律的基礎上,提出商品二重性,勞動二因素,勞動價值論和剩餘價值論,引伸出資本的剝削和霸凌性質,認為資本主義最終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興起並取而代之,最終得出人類追求共產主義理想的結論。本人認為,共產主義一言以蔽之,是共建共享主義。

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自資本論問世154年來,一直被資本擁有者和市場支持者貶抑為異端邪說,被歪曲為鼓吹工人階級革命,被簡化為號召充公私人財產。在西方的經濟學界,馬克思的理論基本上無人提及,因為那是一套完全不同的體系。現時西方世界對經濟運作的認知,建築在選擇自由的基礎上,認為市場是無形之手,所有人的私慾通過自由市場能夠有效滿足並且能夠達到公眾效益最大化,市場供求可以通過社會活動找到最優的動態均衡點。芝加哥學派甚至認為政府只需調控貨幣供應量(也涉及利率和匯率)就已具足,餘事可交由資本和市場去自行處理,無須「干預」 。在這個框架下,發展出微觀經濟學、細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計量經濟學、貨幣經濟學,以至各色各樣的財務會計理論和模型,總稱實證經濟學或經驗經濟學,超越價值觀念和意識型態,認為和政治建構無涉,具有客觀科學性。其實在西方壟斷金融資本集團背後,資本運作和政治建構勾連,千絲萬縷,隱藏着不少鮮為人知的交易。戰後76年,從工業資本、商貿資本到金融資本,國際金融資本市場漫淹全球,證券交易、外匯買賣、期貨指數、衍生工具、基金運作、分析工具和風險模型層出不窮,多如恆河沙數。百變不離其宗,始終以資本壟斷和市場放縱為基調,平原走馬易放難收,過度私有制的內在缺陷,難以自我修復。貧富懸殊,只是惡質表現的其中之一。

港人相信,現在是時候優化西方經濟學,從根本出發重新考量,擇優捨劣,取長棄短,發展出一套適合新時代前進要求的社會主義經濟學。一方面,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個別運作環節不是一無可取,必須承認,中國在改革開放43年的過程中,引進了不少好東西。另方面,中國傳統文化其實有不少經濟理論和實踐值得研究參考,應該煥發昔日的榮光。

中國傳統經濟理論的基礎,建築在天下為公的思想框架上。例如井田制、屯田制,涉及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等經濟活動,各方面形成一套完整的經濟倫理思想。例如管仲,十分重視發展生產。他提出「闢田疇,利壇宅,修樹藝,勸士民,勉稼穡,修墻屋」,積極發展生產,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他又提出「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

總而言之,中國傳統經濟倫理思想關於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的內涵十分豐富。周書提出「通商寬農,通商惠工,農工商並重」的經濟原則。儒家有「重義興利,以義制利,義中取利」的義利觀。吳越王錢鏐開發杭州,北宋王安石變法革新,歷史案例不勝枚舉。關鍵問題是擷取傳統經濟倫理思想,系統化,現代化,數字化,規劃化;公私兼顧,中西合璧,效法西方之長而引用之,脫貧奔小康,小康臻大同。怎樣充分發揮科技進步的好處和長處?大數據分析+物聯網信息, 政府規劃+市場力量+社會參予,做到管控私有制,發揚公有制,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一條龍,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中華民族大團結,是一個命運共同體,理當堅持綠色、和平、協調、共建、共享的大同觀念。

港人相信,社會主義經濟學是新時代的迫切需求。如今在大學課堂上幾乎清一色以西方的一套經濟學教材宣講,控制了絕大部分人的思維方式,為西方定義的一套民主自由的政治觀念在經濟學上提供理論支撐。估計現在是時候全面地、系統地、批判地研究西方經濟學,指出其不當之處,發展自己的一套社會主義經濟學。其內容應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的宏觀經濟學,細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發展經濟學,開放型經濟學,金融學,財政學和區域經濟學,還有中國經濟史,特別是新中國經濟史,全面檢討建國以來頭29年(1949-1978)的經濟發展歷程,從中總結經驗,更好地理解為什麼開放改革是關鍵一招,從而為新時代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經濟學理論上的貢獻。

經濟學教科書基本上以西方經濟學為基礎 教導學生的時代,從現在起,應該逐漸改變。經濟學原理,宏觀/細觀/微觀經濟學分析等傳統的西方經濟學教科書,應該逐步被中國經濟學教材取代。這個做法不是去西方化,更不是去美國化,而是新時代的中國現正面臨全球新的歷史階段翻天覆地的變化,關鍵在改良和優化,需要有一套適合國情的政治經濟學。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精髓在勞動價值,在人力資源。勞動創造(包括所有不同性質的有效勞動)在經濟運行的複雜過程,是人類社會生存最基本最普遍最珍貴的現象。以人民為中心,為人民服務。如果無視人際間的社會關係,單純使用抽象的假設和數學方程式,一定不能夠精確地描述經濟行為,人力資源如被強橫的資本取代,人類世界就失去價值,沒有出路。所謂純實證或純經驗的經濟理論,一旦離開了經濟倫理,在人類世界並無位置。

總而言之,社會主義經濟學應該具有深刻的科學性。期望最終能夠建成具中國特色的經濟學教育體系。謹以此文,就教於香港特區各界領導及學者達人。

 
我要回應
我的稱呼
回應 / 意見
驗証文字
 
 
 

 

Copyright © Easy Property Co.,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