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怡居
過去7年,我司每年平均捐出52%純利作慈善用途,款額動輒以百萬元計,可稱實 至名歸的社會企業。閣下光顧我司,是變相自己做善事!日後請多多光顧為感!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尖沙咀總行 : 2569 2192
太古城華山分行 : 2569 1339
沙田第一城專責組 : 2647 1838
沙田銀禧分行 : 2636 1380
太古城明宮分行 : 2560 3738
杏花邨專責組 : 2898 0007
2017年3月怡居花絮

特首選舉的提名和投票,最佳的策略

 

老闆王文彥先生在2月底(即31日提名結束前)就上述議題寫了一篇文章。我們覺得許多讀者對這個議題可能比較有興趣,特別將王生的文章引錄於此,好讓大家分享。

 

-----------------------------------------------------------------------------------------------------------------------------------------------

 

建制派(中央)和非建制派正就特首參選人的提名和326日舉行的投票進行博弈。雙方最佳的提名和投票該怎樣?

 

最佳的策略,說出來,簡單到不能再簡單:集中一切可以集結的票源,投到一個及僅有一個己方想她/他當選的參選人身上。雙方都應這樣做,無論是提名還是投票都該這樣做。

 

中央深明此理,老早就向所有建制派選委明示或暗示林鄭是中央唯一支持的特首候選人,集中力量對付另一個有潛力挑戰林鄭、同屬建制派但不為中央所喜的曾俊華。為此,中央不惜犧牲次佳選擇的葉劉,一票也不漏給葉劉,就像她是敵對參選人一樣。

 

為甚麼中央要這樣做?一則,提名是明票,投票卻是暗票(不記名);在屬於建制派選委的869票中,大約有二、三百票(主要是商界的),中央沒有絕對把握發號施令。在上屆選舉投票前7天,政治局及國務委員劉延東南下深圳,面示建制派選委(特別是商界大老)要投票給梁振英而忘掉唐英年,結果唐英年依然得285票,梁振英僅以不算怎高的689票當選;今屆有效選委1,194人,其中非建制派選委325人,如果在326日投票的關鍵時刻他們綑綁投給曾俊華,而歷史又再重演,竟然有276票(稍少於上屆的285票)建制派暗票支持曾俊華,合共601票,多於選舉委員會1, 200票總數的一半,則中央唯一支持的林鄭就全軍盡墨。預先講明林鄭是中央唯一支持的特首參選人有利於集結票源,形成高票提名。二則,預先講明及高票提名有利於震懾游離建制派選委,使其326日投票不敢偏離中央的選擇。

 

非建制派要人一直聲言今次提名和投票要講策略和效率。所謂「策略和效率」,我們的理解是以發揮提名和投票的最大效應(最高境界是取得勝利)為目標,不純以(甚至不以)民意(特別是泛民支持者的)為依歸。但妙的是,在提名階段,非建制派選委竟然分裂,各有所偏,部份提名曾俊華,大部份提名胡國興。真正講策略和效率的提名,方式應該與中央的策略相同,就是綑綁所有非建制派選委的票,僅提名曾俊華一人。不用說,泛民頭頭講一套,做一套,講得聰明,做得笨拙。

 

將提名票分配給曾、胡兩人,不利之處,顯而易見:

 

1.         非建制派選委的325票,僅足以提名兩人。這兩人是曾俊華及胡國興,分別得提名票160125票來自泛民選委,35票來自建制派選委)及179(全來自泛民選委)。問題來了:部份想於326日以暗票支持曾俊華的建制派選委,見到曾俊華僅得160票提名,很可能覺得曾勝機不大,與投票支持他的風險不相稱,乾脆省回那神聖一票,那時怎辦?這豈不是早早就扼殺曾的勝機?還有比這更蠢的提名策略?

 

2.         非建制派選委在提名及投票時將325票分散給曾、胡兩人,每人得票不免與挾絕大部份建制派選委提名及投票於一身的林鄭相形見絀,在形象和聲勢上豈不吃了大虧?!

 

3.         326日該怎樣投票呢?從取勝這個目標(即打敗林鄭這個中央唯一支持的特首候選人)出發,就一定要將325名泛民選委綑綁,投到可能獲得部份建制派選委暗票支持(從現實角度看,胡國興要取建制派選委一票也難),祇要該部份建制派選委達到276人,曾俊華就會擊敗林鄭;如果泛民選委一仍舊貫,依然像提名那樣,分裂地各自支持曾、胡,林鄭就會無驚無險、輕輕鬆鬆地擊潰曾、胡兩人。

 

325名泛民選委綑綁投票到曾俊華,支持胡國興的的179人有一個很大的道德關口要跨越。提名時支持胡,投票卻支持曾,那不說明提名是虛情假意嗎?為求目的,不擇手段,難看極了!市民(特別是泛民支持者)會怎看他們呢?提名獲票179張,投票時竟一無所有,面對這個結果,胡國興情何以堪?背叛他的選委可以心自安嗎?

 

出現這個道德關口,是泛民頭頭愚蠢的提名策略所招致的,簡直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