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 10755 回應 : 3 |
日本人,值得向他們學習的認真不少王文彥怡居地產常務董事及
中原地產創辦人 2011年3月21日
對日本人的感覺素來有點複雜。自甲午戰爭以來到第二世界大戰為止,日本人是中國的侵略者,不,是殘酷的侵略者。日本人的侵華暴行,特別是南京大屠殺,令人髮指。更可惡的是,德國人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罪行懺悔,日本人則懷念歌頌;德國人道歉賠罪,日本人死不認錯。看到這段歷史,我對日本人有著化不開的憎惡。 但放下國仇家恨,日本人有許多行為性格,又足以令人肅然起敬。 日本人做事認真,追求完美;善於學習和模倣,出於藍而勝於藍;注重整潔;謙恭有禮,有禮到幾乎令人有虛偽之感;有很高的服從性和紀律性;十分團結,往往將集體的利益置於個人利益之上;特別愛國,可以為國家犧牲一切,視死如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的自殺式神風敢死隊就是典例;十分有責任感,軍政要人犯大錯以前會剖腹自盡,現在則請辭以謝天下;尊卑有序;既可接受現代甚至是前衛的事物,又同時可保留古舊傳統;深謀遠慮,精於計算中長線利益。 美國人類學家Ruth Benedict在她的名著《菊花與劍》寫道:「日本人好戰而祥和,黷武而好美,傲慢而尚理,呆板而善變,馴服而倔強,忠貞而叛逆,勇敢而懦弱,保守而喜新」,將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刻劃得入木三分。 日本是島國,島國之民的日本人,雖說深謀遠慮,但終不免有島民的通病(英國人可能是唯一例外),就是心胸較狹、視野稍欠廣闊,大局觀較弱,思考處事欠缺靈活性和創造性。在政治軍事上,日本可以產生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但它永遠不會產生中國的曹操、毛澤東那樣級別的大政治家、大軍事家;在哲學方面,中國有老、莊,在教育方面有萬世師表的孔子,在軍事理論方面有孫子,在圍棋方面,有不世出的吳清源,日本從沒產生那樣級別的大人物。 大和民族是一個優秀民族,中華民族則是一個更優秀的民族,我過往是這樣看的。 仙台大地震及隨之而來的大海嘯對日本東北部帶來毀滅性的破壞,但令全世界目瞪口呆的是,日本災民在災後居然井然有序,冷靜應對,人群默默地排隊領取物資,長長的人龍,沒有插隊,沒有砸搶,也沒有人互相責罵,更沒有人呼天搶地,有的盡是守望相助、相濡以沫;日本政府更第一時間宣佈全國超市和便利店立即免費提供飲食給災民,所有開銷由政府支付。 大地震的副產品是福島核危機,留守在核電廠號稱「福島五十人」(實際人數有二百餘人)的核電廠員工,以及請纓前赴災場,駛近核反應堆射水的大批消防員,以壯士一去不復返的精神,告別妻兒,出發趕赴意外現場。這些勇士深知,在輻射那麼強的地方進行那麼久的搶救工作,他們有70%的機會在14天內死亡,盡管如此,他們依然一往無前地投入工作,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令人動容! 在香港和國內某些城市,某些中國人的言行舉止同樣令人們目瞪口呆。由於誤信福島的輻射即將殺到,在災場二、三千里外的這些人相驚伯有,都恐慌性地在市場上搶購食鹽、奶粉、碘片,甚至豉油、雞粉都不放過。另一方面,奸商則不失時機地大發災難財,一包平日祇售十元八塊的食鹽竟賣到二、三十元,在拍賣網上更炒至五十元。 這些愚昧無知、荒誕離奇及缺乏公德的所作所為,與日本人所表現的,落差實在太大了。看到這一幕又一幕的中日兩國國民素質差異的景象,原本對日本人的憎恨不禁稀減了幾分,對他們的敬意則增加了幾分。 有人認為,日本人應付大地震處變不驚,是因為他們自幼訓練有素,別人是學不來的。這種看法不對!既然別人可以自幼訓練,我們為甚麼不可以同樣訓練?沒有地震,可以利用別的危機來訓練!訓練有素其實是一種學習,世上沒有學不來的訓練,祇有不願及不肯學的性格。 日本人值得學習的地方實在太多了,豈止處變不驚這般簡單!?
E-mail : dennywongmy@yahoo.com.hk
|
|
|||||||||